第189章 ,/.

一寸山河 作家李珂 1742 字 15天前

“组长不会有什么异议的!这次她与特务连的赵连长不在文城,偏偏情报二组遭遇前所未有之危机,若非有八路军的这股地下力量帮忙,后果会很严重——直到现在,咱们的电台和台长还隐蔽在八路军的秘密地盘上呢。”

提及电台,方墨书忽然想起一事。他此前还在太原逗留期间,曾经听山西站的同志有过相关争议,即是否应该将站里的电台转移安置到侯家巷以外的其它地点——太原侯家巷那个三进四合大院是山西站的老巢,对外伪装成一家贸易货栈,站务人员以及情报一组的人都住在那里(行动组的人另有居所);电台则藏在四合院内的一个地下室。而按照军统总部的内部纪律,各区、站的潜伏地点,尽量不要将配置的电台居于一处,以防一旦出事暴露、连人带电台被日伪势力一网打尽。

但是那样分置虽然加强了保险,弊端却也明显,就是每每对外收发电文之时,都需要有专门的交通员进行人工再传递,进而迟滞了电报速度,而且交通员这个环节出事的风险几率也不算小。正因为这个缘故,在军统下面的各区、站、组层面,能够严格执行这一纪律的,并不为多——以山西站为例,电台就设在站内;而情报二组的这部电台,在昨天之前,同样始终与全组如影随形。

“赵站长的意思呢?”李彦对这一问题很为关切:“他是否明确指示情报二组怎么做?”

方墨书缓缓摇头:山西站站内自身都在犹疑,站长委实不愿意电台离己太远,也的确安排不出额外的人手充当交通员这个关键角色。自徐州会战开始后,西北区交待给山西站的任务又加重了许多,而刚刚传出的旧政客苏体仁准备倒向日军、出任山西伪首脑并出面诱降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的动向,更让赵青文为之忙得焦头烂额。

李彦闻听后大大松了一口气——军统总部的这一关乎电台的纪律,合理不合情,真要必须执行的话,对下面这些严重缺乏人手的地方站组,自会苦不堪言。自从昨天电台台长老刘带着设备临时转移到了东关大街十六号,李中尉真的便有了一种顿失倚靠的心慌,仿佛一下子成为了断线风筝,感觉与太原的山西站、大榆树山的中央军391团都变得不再可及了!

“不过,方大哥,说到电台,倒让我越发对八路军的敌工队另看一眼了——他们在文城的情报点,竟然没有电台,所有与关门山根据地的情报往来,靠的全是交通员的两条腿跑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方墨书的脸上也流露出了讶异的神色:这的确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尽管不清楚徐旅支队的这个所谓敌工队是什么级别的编制,但能够在同蒲路上的军事重镇、在日军旅团司令部的眼皮子底下不动声色地建起好几个落脚点,怎么说也不会逊色于山西站情报二组的规模罢。能没有电台?!

“那么他们所谓的敌工队,弄了这么多人手潜伏进入文城,目的又何在呢?他们在城内组织过什么有影响的反日行动吗?总不见得真是在做什么布匹绸缎生意换钱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