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人家还有俩牛津教授在等你。”
……
听说有牛津的医学教授和材料教授在等叶铭,漆与墨便表示自己不去凑热闹了,她先回宿舍。
她的这番表态让陈教授再度怀疑起,这俩是不是真吵架了……
回到脑科学中心,叶铭先回了办公室放下行李箱,又去卫生间洗了把脸,这才走上三楼。
关门的时候,他留意了一下,自己的房门果然被换过了,崭新不说,分量还十足,而且隔音做得很好……
三楼会议室内,唐陈两位教授以及搞生物材料的两个博后再加上墨谷与埃齐奥教授、亚当斯教授、周向南博士很放松地坐成一圈闲聊着。
大家都用的英语,虽然口音和流畅度各不相同,但交流肯定没有难度。
这个发现让埃齐奥教授很有些惊喜。
嗯……就是不知道等下那位叶同学怎么样。
随着脚步声,叶铭很快出现在了门口。
……
“yeming,没想到你口语也这么流利。”埃齐奥教授的口音带着浓浓的伦敦腔,听到叶铭用流利的英语打招呼,他很有些意外。
“看电影学的。”叶铭略微有些腼腆的一笑,随后望向老唐。
在路上,陈教授已经告诉他,这次是非公开的、私下场合的交流,所以不会召开学术会,只会给两个教授各自安排一场在脑科学中心内部的演讲。更多的时间,还是大家坐在一起聊天对话。
因为要等他,所以二位教授的报告还没做。
唐教授微微一笑,用英文提示道:“叶铭,你聊聊gtrgd材料与神经细胞吻合的特性原理。”
“好的。”叶铭马上点头。
听到二人对话,这边来访的三人立刻便认真起来,目光灼灼地望向叶铭。
叶铭之所以在材料领域被称为“盗火者”,本质上就是因为他为材料领域开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路是开出来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诞生了——对于一种新材料的诞生,一个称职的科学家,不仅仅是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为什么?
对于一个科学家而言,相比期待沿着这条路发现更多的新材料,更希望能够获得一个完美的解释。
只不过……这都过去大半年,叶铭在nature背靠背发论文也过去了半年,他一直都没有在公开场合给出他的公式,就彷佛是神在梦中告诉他的一样。
叶铭的新材料当然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没有人会反对叶铭的发现能够获得最高的科学荣誉,但如果叶铭真的是撞大运撞出来的,那么显然没有必要对他抱有更高的期待。
这也成了“挑剔”的理论界对叶铭逐渐冷澹的原因。
在座的人,起码有一半都知道,叶铭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公式和理论的完善。
这其中,埃齐奥教授便是其中之一。
在过去半年中,他一直在于叶铭交流,可以说,获得了极大的帮助也毫不为过——他的论文,第一感谢的便会是叶铭。
“是这样,当我们把视线从分子层面继续缩小,微观化到原子和电子层面后,我认为,场波的作用依旧是生效的。”
叶铭说着便直接打开笔记本,想了想后又觉得麻烦,转而走向会议室角落的白板。
所有人都转身望向他。
他拿起水笔,刷刷地在白板上画出了一个分子模型。
“这是gtrgd材料的分子模型,它虽然是高分子结构,但如果把它继续细分的话,将会出现一个符合电极空间布局的结构布局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