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李卓将军一声令下,如洪钟般的声音响彻夜空:“进攻!”攻城云梯如林立般迅速竖起,大乾国的士兵们呐喊着,扛着云梯如潮水般冲向城墙。金龙卫和火器部队也全力配合,用更为猛烈的火力压制城墙上的敌军。在激烈的战斗中,一名年轻的士兵身先士卒,毫无畏惧地冒着敌军如蝗般的箭雨,第一个奋勇登上了城墙。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刀光闪烁,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他的身影在火光中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英勇无畏。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士兵受到鼓舞,纷纷登上城墙,经过一番惨烈的厮杀,终于成功打开了城门。大乾国的军队如汹涌的潮水般涌入相州城,经过一番激烈的巷战,终于攻克了这座重镇,相州城上升起了大乾国的旗帜,迎风飘扬。
相州城的攻克,极大地鼓舞了大乾国军队的士气,仿佛给每一位士兵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李贤深知,河北道的战事依旧任重道远,远未结束。他在京城中,日夜密切关注着前线传来的战报,每一个字都仿佛重如千钧。他不断发出指令,根据战场形势及时调整战略部署,深知每一步决策都如同在棋盘上落下的关键棋子,关乎着这场战争的胜负,关乎着大乾国的未来命运。
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大乾国军队乘胜追击,继续向北推进,目标直指洺州、邢州等地。在攻打洺州时,敌军吸取了相州战败的教训,进一步加强了防御。他们在城外挖掘了深深的壕沟,如同一条蜿蜒的巨蟒,横亘在大乾国军队前进的道路上。壕沟内布满了尖锐的竹签,周围还设置了大量的陷阱和拒马,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大乾国军队的进攻再次受阻,前进的步伐被迫停滞。
李卓将军和杨凌等人在营帐中紧急商讨对策。杨凌双眉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敌军防御严密,如同刺猬般难以近身,我们不能贸然进攻,否则必将遭受重大损失。当务之急,可先派斥候仔细侦查敌军的部署,寻找破绽,再伺机而动。”李卓点头表示同意,随即迅速派出多支斥候小队,如同四散的猎犬,深入敌军周边地区进行侦查。
经过几天的艰苦侦查,他们终于发现洺州城的水源在城西,且防守相对薄弱。李卓和杨凌相视一眼,心中立刻有了主意。他们决定派出精锐部队,如同暗夜中的刺客,悄然截断敌军的水源,迫使敌军因缺水而陷入困境,不得不出城决战。
行动当晚,月色朦胧,月光如轻纱般洒在大地上,给整个世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金龙卫的精锐们身着黑衣,如同鬼魅般悄悄接近洺州城西的水源地。他们行动敏捷,悄然无声地潜入敌军的岗哨,如同鬼魅般迅速解决了守卫,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随后,他们熟练地破坏了水源的通道,并将毒药投入水井之中。做完这一切后,他们迅速撤离,消失在夜色之中。
第二天清晨,洺州城内的敌军发现水源被断,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士兵们惊慌失措,百姓们哭声震天,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李卓将军见时机成熟,果断下令全军出击。大乾国的军队如排山倒海般冲向洺州城,喊杀声震得大地都为之颤抖。敌军在慌乱中出城迎战,此时的他们早已没了往日的斗志,如同惊弓之鸟,毫无抵抗之力。在大乾国军队的猛烈攻击下,敌军节节败退,如同秋风扫落叶般被迅速击溃。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洺州城被大乾国军队顺利攻克,再次插上了大乾国的旗帜。
随着一座座城池的接连收复,李卓将军深知,稳固的后方是继续征战的坚实保障,于是开始有条不紊地着手河北道州府的安置和布防工作。每收复一座城池,他都会精心挑选得力将领,率领一部分军队驻守,确保城市的安全与稳定。同时,他还积极组织当地百姓参与重建工作,恢复生产,安抚民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定州,李卓将军亲自巡视城池。城中一片破败景象,残垣断壁随处可见,百姓们流离失所,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迷茫。李卓将军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感慨与责任。他对身旁的官员严肃地说道:“尽快安排工匠修缮房屋,为百姓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同时,立刻发放粮食救济百姓,让他们能填饱肚子。我们不仅要收复土地,更要让百姓在这里安居乐业,感受到大乾国的温暖与关怀。”官员们领命而去,迅速展开行动。李卓还选拔了一些当地的青壮年,组建了地方民兵,协助军队维持治安,让百姓们逐渐恢复对生活的信心。
然而,就在大乾国军队在河北道节节胜利之时,北方的突厥和契丹得知了大乾国国内兵力空虚的消息,他们如同闻到血腥味的恶狼,企图趁机南下,侵扰河东道。边境的烽火台瞬间燃起了熊熊烽火,如同一条红色的巨龙,警报迅速传至京城。李贤得知消息后,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大殿内气氛凝重,众人神色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