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李弘旭一脸苦笑,杨树摇了摇头,拿过白石灰走到木板前,
对着下面的人问道:“都有哪些不明白,可以提出来。”
“杨大人,刚才李处长讲的什么阿拉什么数字的,既不好记又不好写,学来有什么用呢?”
又有人道:“杨大人,你把我们都招集过来,到底是要做些什么,如果我们能胜任,我们就好好学,如果不能,我们也不能白拿你的银子不是?”
杨树看了看面前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书生,这年月考取功名不容易,回去种田又没力气,大部分人生活比较潦倒,但是还能考虑不能白拿 银子这种事,真是令人赞叹。
他把白石灰放下,拍了拍手上的灰,对着大家道:“各位觉得,如今咱南阳县的百姓过得怎么样?”
众人想不到杨树会这么问。
有人犹犹豫豫道:“还好吧?”
不过也有人道:“好啥好,饥一顿饱一顿的。”
但面前的毕竟是知县大人,大家还是有所顾忌,不敢说的太难听。
其中有一个小胡子书生站起来,小眼睛一瞪道:“怕啥?该说就说,杨大人,咱南阳县的老百姓,除了豪绅大户,都过得不算好,好点的一年到头,窝窝头拌菜,小米稀粥能将就过日子,不好的前半年有的吃,后半年就得拉饥荒,遇见天灾什么的,只能逃荒要饭,这能叫好吗?”
杨树点头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张鹤飞!”
李弘旭注意到,这个张鹤飞是昨天第一个报名的,所以印象比较深。
杨树让他坐下,夸赞道:“这位张鹤飞说的比较好,我们就要彼此信任,敢说实话。”
顿了一下他接着道:“那既然老百姓过的不够好,那么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