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字史寥龙算是听懂了。但那对夫妻中的女人指着门口一堆柴火不依不饶,嘴叽里呱啦地冲老丈人唾沫横飞。
老丈人气得直跺脚,对着女人呱啦叽里地咆哮。而那个男人挡在中间不说话,却对老丈人虎视眈眈。
在这里土生土长的麦莹莹担心自家老爸被这个男人揍,连忙跑跟前叽里呱啦参合其中,也不知道是增援她爸还是从中调解。
老丈人一看救兵来了,趾高气昂地介绍:“这是我闺女麦莹!”
那对夫妻一听这名字忍不住收腹捂嘴,差点没笑喷。
史寥龙一头包。麦莹莹是老婆成年后自己在户口和身份证上改的名字,但她爹从小到大一直叫闺女麦莹,叫习惯了,改不了口。
麦莹莹的穿着和形象属于大都市风格,让那男人高看了她几眼,便开口讲话了,男人同样指着门口那堆柴火有点小激动,语气几乎是噼里啪啦。
接下来,四个人,四张嘴。叽里呱啦、呱啦叽里、噼里啪啦、啪啦噼里。
史寥龙是一句也听不懂,听得头大耳朵麻。他最后上前用普通话统一战局,问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这对中年夫妻在这里开了一家“柴火鸡”店,烧鸡不用燃气,不用煤气,也不用炭,而是配备了专门的炉灶用柴火来烹饪,美其名曰特色经营。
上午刚购回的两百斤柴火需要人用斧子劈,但事不凑巧,店里的帮工昨天请了病假,掌勺的大师傅更不会干这种粗活,店家男亲自劈柴,还没劈到了十斤就把脚崴了,所以不得不中午在门口挂个牌招临时工来劈柴,按小时付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巧路过的老丈人看到了牌子。这老丈人本是从村里搭巴士跑镇上的麻将馆搓几圈,路过时见到了招工的牌子。老丈人虽识字不过百,但还认得阿拉伯数字,晓得这是个挣钱的机会,所以和店家男谈了两句就去后房的院子里撸袖子拿斧头开干。
老丈人干了大半辈子农活,有的是臂力,虽说砍柴不在话下,但毕竟一岁年龄一岁人。刚开始店家男在场盯着,老丈人图的就是个表现,那叫一鼓作气,斧起刃落,十斤柴火个个一劈为二。
店家男放心了,去睡午觉。接下来的十斤是再而衰,老丈人有些力不从心,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不过好在没人盯他,可以放慢节奏。
轮到三而竭的阶段,老丈人面对柴火感觉这东西越来越硬,手里的斧头越来越沉了,于是偷个懒,坐下来抽根烟歇息。
反正是按时间算钱,一小时劈十斤是这么多钱,一小时劈二十斤还是这么多钱,那还不如悠着点,傻子才会卖力劈!
于是乎,老丈人劈几下歇一下,劈一下,歇几下。
这期间还时不时地接到丈母娘打来的电话。老丈人一面抹汗一边握着古老的按键手机说自己在打麻将,正赢着,赢够了就回来,要是老本输一分就马上回。
三个多钟头,劈劈、砍砍、歇歇、抽抽,还偷喝一口随身携带的小酒,偷尿一把。终于把后院的一大堆柴火搞定了,虽然有划水成份,但上了年纪的老丈人这次也累得够呛,腰感觉都要断了。
在结工资时恰巧碰到去县市采购回来的店家女,店家女见店铺大门前的一小堆柴还没劈完,所以说好的90元店家女只愿给50。老丈人更加不乐意了,说事先谈好的价为什么说话不算话?
店家夫妻指着那块招工的牌子说让老丈人看仔细,上面写得很清楚,一小时30元,若不能一次性将两百斤柴劈完,计时工钱减半算。理应按45元结,是看他一把年纪了干体力活辛苦,凑个整数50给他,他还不识好歹,还要闹!
老丈人不认牌子上的字,就认口头上的理,说三个小时就要按三个小时的价来结,如果不给钱后天自己的儿子在村里办酒,他会把所有来吃酒的人招到这来一起闹,大不了儿子的婚不结了,但这说好的90不给就是不行!
店家夫妻一听这威胁几乎哭笑不得,店家男一脸酸样地赞同老丈人带人来闹,人越多越好,他们家管饭,按人头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