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沉思许久,拿定主意道:“弃船上岸,从常山、开化二县步行,咱们不去信州了,改道向西,直接到饶州去。”
南下与常遇春硬碰硬,朱元璋是绝不敢冒这个险的,停下来又会被郭洺追击,思来想去,他也只能放弃原来逃跑的路线,放弃水路,改走陆路。
这样做虽然会大大拖累行军速度,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倘若运气不好,当真被郭洺追到了跟前,大不了断臂求生,舍弃一部分人马,延缓对方追击。
计议既定,朱元璋更不犹豫,立刻下达了改道的命令。
…
朱元璋带着十万大军一路逃跑,郭洺在留下数千人马照顾徐达和邓愈后,很快也一路尾随追击。
按理说郭洺只有四万兵马,朱元璋有十万,郭洺追击的速度,应该要快于朱元璋。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朱元璋的十万大军,一面行军转移,一面烧杀抢掠,江南地区向来富庶,这帮人完全不用为粮草补给担忧。
郭洺这边不同,郭家军向来军纪严明,严禁滋扰百姓,虽说先前从福建北上时,缴获了足够的粮草,但运输起来却要耗费不少时间。
因为这个缘故,众人的行军速度被延误,始终要比朱元璋慢上一程。
衢州路,龙游县。
“吴弛,信州是什么情况?朱重八、陈友谅他们,现在在哪里,你的人打探清楚没有?”
为了抓紧时间赶路,郭家军除了少数骑兵和哨探走陆路,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坐船。南方虽然河流众多、水网密布,但并不是哪里都适合大船航行,因此郭家军将士乘坐的,基本是一些小型民船。
不过作为领袖的郭洺,自然要特殊一些,其他将士乘坐的都是普通渔船,船身狭小,容纳有限。唯独郭洺的坐舰要宽阔许多,乃是一艘二层楼船。
楼船上方,听到郭洺询问,吴弛忙拱手道:“回上位的话,末将派到信州的探子,昨日已经回来了,据他们所说,信州治所上饶,已被常遇春元帅攻克了,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