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大战又起

铁索、铁钩不成,拓跋焘下令冲车全部出动,撞击城门、城墙。

箭垛、云梯也同时上场。

沈璞的民兵早就摩拳擦掌、严阵以待。

见魏军攻城军队靠近城墙、城门,宋军的滚石、滚木倾泻而下,砸向敌人;弩矢、箭矢疾如暴雨;大刀、长枪、长戟兵也在墙头砍、刺、挑杀跃上城墙的敌军……

由于沈璞的高瞻远瞩,盱眙城内的兵器、战备物资库存非常充足。

臧质将军对魏军的仇恨,在战斗现场变幻成激情澎湃的命令、呐喊、咒骂、鼓励,很有威慑力和感染力,大大鼓舞了盱眙守军们的斗志。

……

拓跋焘的大军猛攻、歇一歇,歇一歇、再猛攻…

战斗持续了30多天,城下的尸体堆积得与城墙差不多一样高了,可是盱眙城依旧岿然不动。

盱眙城被堵死了,臧质、沈璞也清楚建康城状况,他们无法派出斥候去建康搬救兵,同时二人也根本没打算去建康城搬救兵。

所以外面的情况,二人一无所知。

但是魏军则不同,有大量斥候四面出击几十里,随时反馈消息回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拓跋焘收到了几个坏消息:

宋国水师几万人,乘坐军舰,在大将垣护之率领下,进入了淮河,正向盱眙方向行进。

而彭城中的宋军是10万。

同时还有一件事:步六孤真的人回来,说联系不上鲁秀、程天祚二人。

拓跋焘对此有些很不好的感觉。

拓跋焘从瓜步山后撤的时候,本来就有点心虚,时刻提防着宋军包抄。

这次对宋国军队的反击,结果其实有些出乎拓跋焘意料之外。

平时,在许多公开场合,拓跋焘和一众将领们都宣扬:刘义隆杀大将檀道济,自毁长城;杀猛将裴方明,自断臂膀。宋国军队因此不堪一击。

而私下里,拓跋焘对高级将领们的说法是另一个版本。

他一再强调:南朝政府自元嘉七年伐魏失败后,一直坚持励精图治、厉兵秣马。二十年过去,他们的国力、军力已经今非昔比。

只不过,滑台城守卫战对拓跋焘有些“打脸”:一个小小滑台城,宋军以五倍兵力、三个月时间,竟然也攻不进去。

这个结局,确实让魏军将领们大跌眼镜。

许多魏国将军因此信心爆棚。

只有拓跋焘还是较为冷静。

他小心翼翼,在60万大军南下之前,自己亲自率2万人到滑台一探究竟。

结果让拓跋焘大失所望:滑台城宋军是真的不堪一击。

自己只是用号角、战鼓疑兵试探一下,围攻滑台城的宋军就落荒而逃。

只有那支楼船水师才是真正劲敌。

可惜,自己的战船,在人家的战舰面前,就是娃娃的玩具,一触即散。

现在的魏军,在水上想困住、活捉那支水师,近乎痴心妄想。

后来,魏军一路南下,饮马长江,确实没有遭遇像样的抵抗。

应该说,魏军这趟针对宋军北伐的反击战,太顺利了,不但让魏军将领更加骄傲,就是拓跋焘自己,也有些飘了。

而如今,围攻盱眙城一个多月,经过了连番苦战,死伤无数后,魏军的攻伐却毫无进展。

拓跋焘又不得不矫正了对宋军的认识。

正在拓跋焘犹豫不定时,拓跋羯儿、李孝伯,以及其他将领,都向皇帝汇报:军中开始出现瘟疫,每天都有军士倒下,忽冷忽热一两天后死去。

得病的人一天比一天多,瘟疫有扩张的可能性。

拓跋焘得知这些消息后,很有些不甘心。

他遥望小小盱眙城,盯着那四面屹立不倒的城墙,不禁仰天长叹。

最后只得带着遗憾和屈辱,下令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