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统合项目3 重要大气生物

极端台地对于大气生物来说极端危险,但对于那些存在于食物链顶端的高层捕食者来说,却是不可多得的进食机会,在各种自然条件综合影响之下,大量的硅基晶体以及大气生物所需的气溶胶等物质将在极端台地中富集。

当然,在此种台地中,危险的大型风暴以及频繁的闪电,很容易击碎大气生物脆弱的躯体。

目前已知出现的超大型极端台地:威马逊热带气旋、山竹台风。

小主,

-------------------------------------

项目119:天空栉水母

大气生物-大气动物-中层捕食者

生存范围:5000-m

天空栉水母为空泡变种,体型类似南太平洋深海栉水母,身体呈无色透明条带状,目前尚未发现二者在基因序列上存在任何亲缘关系。

天空栉水母个体较大,一般情况下可生长达到20m左右长度,内部存在一条中空空管,空管内部排列分布大量篦状硅基纤毛,捕食空气中的气溶胶以及惰性气体。

这些天空栉水母对惰性气体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因此在特性电离环境或辐射环境下,会出现粉色、绿色等荧光变化。

当天空栉水母大量出现时,表明空气中气溶胶含量上升,应当警惕。

-------------------------------------

项目120:丛龙

大气生物-大气动物-高层捕食者

生存范围:-m

丛龙是一种极为敏捷的大气高层捕食者,普遍身体长度在200-280m,数量稀少,头部两侧生长两根与躯体长度相同的硅基晶体触须,丛龙利用这两条坚硬的触须击破大型大气生物的表面结构,并吞噬猎物内部气溶胶和硅基晶体。

丛龙的主要猎物来源为天空栉水母、拟丛龙、高空伪装。

-------------------------------------

项目121:拟丛龙

大气生物-大气动物-中层捕食者

生存范围:5000-m

拟丛龙并非项目120,而是一种大气生物的拟态情况,其真实结构为天空栉水母,这是一种极为有趣且特殊的生态情况,即为了抵御绝大部分的中层、高层捕食者,大量的天空栉水母的表面结构粘连在一起,组成一条看似为丛龙的大气生物。

拟丛龙由大量天空栉水母组成,但出于未知原因,拟丛龙的生存习性将完全仿照丛龙,而非天空栉水母,天空栉水母会通过吞吐硅基晶体,在“头部”制造出坚硬的硅基触须,达到与丛龙相同的捕食手段。

由此可见,在大气生态圈中,也存在自然选择,脆弱的天空栉水母组合在一起,仿照丛龙的特征,吓跑中层、高层捕食者,在受到严重威胁时,拟丛龙会分裂成天空栉水母,增加群体生还几率。

但与地球生物不同,这种拟态表现,却伴随着诡异的生物进化。

已证实拟丛龙会随着天空栉水母群落增加,成为真实的丛龙。

-------------------------------------

项目122:伞裙

大气生物-大气动物-底层分解者

生存范围:0-m

伞裙是中层分解者,个体呈现伞状,“伞面”下方存在一根或两根粗大硅基触须。

伞裙游荡在近地面环境,经常游荡在云中台地下方,等待死去的大气生物个体并将其躯体分解。

它们的大量出现通常代表大气生物大量死亡或大型大气生物死亡。

伞裙具有二型性状,通过有性繁殖扩张种群规模,雌雄个体存在差异,雌性个体具有一根硅基触须,雄性个体两根,且通常情况下,雌性个体大于雄性个体。

雌性个体:2.5-3m

雄性个体:1.8-2.5m

-------------------------------------

项目123:高空伪装

大气生物-大气动物-高层捕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