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喧哗,大殿中十分安静,众人都在等待皇上出现。
片刻之后,一个华丽的身影从座后绕出,身后跟着两位娇俏的侍女。
那便是武媚娘,武曌,于朝内主政了10余年的女人,如今虽已老态龙钟,却依旧气质不俗。
我悄悄抬头看着她缓缓步入宝座。
她似乎朝着我的方向看了一眼!
我心神一震,立刻将脑袋隐藏在笏板之后,不敢再抬头。
皇上落了座,那阶下的侍官便开口说道:朝晨开殿,有事启奏!
站在右侧队首的姚崇刚要上前来秉奏,忽然一个人影出现在大殿门口,那人毫无章纪。
他大步流星走到大殿当中,跪在了地上。
“臣,迟了。”
那人声音中气十足,话语简洁,竟然让皇上露出了笑意。
“怀英。”皇上开口说话了,语调柔和,声音威严。
“若是有何不满,退朝亲谈也可,何必在众目睽睽之下,出此洋相?”
“臣不敢。迟因那车夫昨夜忘记喂马儿粮草,臣已责备过了。”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无不嬉笑。
皇上笑着点了点头,摆摆手,让狄仁杰回去了。
狄仁杰起身,来到姚崇身侧,硬是挤了挤,让那一列的文官都往另一边挪去。
我抬起头看了看。
“啊——又是一位名人,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做到那个田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摇了摇头。
忽然又想起那放在家中的虎符,顿时感觉如芒在背。
“我哪儿还有闲心关心这些,小命都不保了。”
待大殿安静下来之后,侍官展开谕旨,开始宣读。
其中无非是一些武媚娘上任之后要实行的一些政策。
什么大赦天下呀、更改科举制、改国号为周啊。
唯独着最后一点,遭到了一众大臣的反对,尤其是狄仁杰,他可是忠心于李唐的老顽固了。
“管他什么唐还是周呢……”我心烦意乱,什么话都听不进去。
直到那侍官宣读了最后一条。
“登基大典,即彰天后仪表,稳四海九州之崮,为天下天平,重铸九州之鼎,最为枢机之要!”
此话一出,场中顿时传出议论声音。
“九州鼎?!”
“皇上要重铸九州鼎?”
“千古年来,多少朝代都未曾寻到那传说中的九鼎,如今皇上,竟要重铸九鼎,何等魄力!”
“九州鼎非寻常造物,不可重铸!重铸要乱了天罡!”
殿中哄哄然有些混乱。
“众爱卿……”皇上开口说道,众人立刻安静了下来。
“重铸九州鼎乃上乘之策,既可彰显朕济世闵怀之心,又可维系华夏正统,众爱卿,不必再有异议了。”
此话一出,众人也不再喧哗。
皇上挥了挥手,让侍官继续宣读。
“遣,神都督造厂,担九州鼎铸造之责,七日为限,需先于登基大典前呈上。”
神都督造厂……
还好。
我叹了口气。
我这儿是洛阳督造厂,不是神都督造厂。
不过。
“神都是哪儿来着?我怎么不记得了?”我脑袋里有些乱糟糟的。
忽然,身边的友人用手肘推了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