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主任答应一句,赶紧去安排。
与此同时,秦建文跟张林商量一项要紧事。
秦书记口气急躁。
“张林,你们小水人种了八百亩红线椒?有这么多吗?你怎么早不说?”
张林也很愁:“我说一家种一亩,大家都答应的好好的,可五月份我才知道,每家都多种了一亩,村里人不听话能把你愁死。”
五月底张林才知道这个情况,能怎么着,铲掉不成?
乡府南面一片地上建秦老板的厂房和仓房,张林和秦书记都认为是辣酱厂的扩产车间,没想到这个月底,秦老板拉来的是杏仁露生产设备。
小水人的八百亩红线辣子看样子成麻烦了。
秦川说可以多种两百亩,传到村民们耳朵里,每家可以种两亩。
“张林,你别愁,小川已经有安排,他说新安县的辣酱厂会来小水村收货,你每家每户去安排,新安县车子来收货,刚摘的两毛五一斤让他们收,如果是晒了几天的,那就三毛到三毛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张林听明白了一个意思,小川老板在新安县开了辣酱厂。
“张林,你现在去安排你们村的村民,千万不能出现高崖塬上收蒜薹的事。”
新安县何局去高崖收蒜薹,高崖人一看不是秦总的车,一斤都不给他们买。
情况不一样了,小水村这一茬红线辣子,保留四百亩,剩下的四百亩让新安辣酱厂收走。
就说是秦老板的安排。
四百户人家的四百亩货给新安县辣酱厂卖,一斤两毛五,现摘现交最好。
张林一琢磨,明白了。
“这真是咱小川的安排?”
“当然是他的安排,要不是新安县何局开一条生产线,小水人今年这批货就麻烦了,谁家的收谁家的不收?
赶紧去安排,跟张瑞祥好好沟通,既要让新安县收走一半货,又不能影响咱的辣酱生产,明白吗?”
张林使劲点头:“你放心了,这项工作我肯定安排紧凑。”
张林手脚不停忙了三天,一切安排妥当。
新安县的一辆收辣椒货车停在了小水村村口宽展处。
交货的三轮车排了一长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