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3章 新安县的辣酱,难道不算冒牌产品?

秦川收了一批杏树沟的杏仁,有搞来一台拨杏仁的机子,秦建文以为是外面哪个厂家要杏仁,他拉过去卖掉。

没想到他在土高乡建厂房开杏仁露厂子。

辣酱生意那么好,扩一条生产线就能挣大几万,厂里工人都已经很熟练,调过来一部分带新进来的工人,省了多少麻烦。

这下可好,杏仁露厂子要招工校的技术工,一切从头开始,小川也不嫌麻烦。

三叔什么心情,侄儿完全能理解。

小水村去年试种了两百亩红线椒,一亩地从开始到收尾摘了三千斤货,两毛钱收购,一亩地的收入超过了六百块。

今年过来,秦川嘴上说可以扩大一倍,结果小水人每家每户种一亩,差不多有六百亩。

够扩产两条辣酱生产线。

结果嘞,秦建文没想到小川拉回来的是杏仁露生产线设备。

就怕小水人闹事,说种的辣子太多积压下来卖不掉了。

六百亩辣椒开始大面积采摘,两条线根本生产不过来,小水人家院子里门台上都晒着红艳艳一片辣子。

难道让新安县过来收小水人的辣子?

秦建文抱怨了一大堆,意思是说景宁大坪辣酱应该扩规模扩产,打进咱们本省的兰城市场。

凭你秦总的本事,他何远民滚的越远越好。

何远民不能滚远,眼光放长远,他能帮景宁秦总办好多事情。

放长远的眼光只能是重生者的眼光。

看三叔急躁,秦川给他倒杯水,给他耐心解释。

“三叔,辣酱、面包、饼干、杏仁露,这些副食品在未来三年时间,产品供不应求,别说我一天生产三万罐,就是生产十万罐,拉出去也是供不应求。”

“所以说,新安何局——现在叫何总,他一天生产两万罐三万罐拉去兰城市场,也是供不应求,我有什么理由堵着人家不要生产,人家是新安香山辣酱,没有冒我的名,我没理由阻挡人家的生产嘛。”

“三叔你信不信,市委陆书记绝对知道这事儿,他鼓励何远民跟着我的路子走,他为新安县的人谋福利,从香山镇开始,咱凭什么堵着他?”

秦建文这才意识到,新安香山辣酱和景宁大坪辣酱不是一个牌子。

景宁秦总能生产景宁大坪辣酱,新安何总为什么不能生产新安香山辣酱?

秦建文还不知道,新安香山辣酱的商标专利人在景宁秦川手里。

景宁棉布的专利在秦川手里,未雨绸缪,三年后就能有大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