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窜行乱收货,他的努力不小。
秦川给了他自己收入的一个百分点,五百万斤棉给他五万块,要不然他能有这么积极。
张春脑子里已经有了一笔账,一万亩土地上收一千万斤蒜薹,一斤赚一毛二,六月份的一百二十万稳稳当当。
秦川给他在细节上一些嘱咐。
给高支书一万二的抽成。
高支书手底下有一队攒劲人,接下来这几天好好做他们工作,争取批蒜薹收的顺利。
抽蒜薹的时候别使蛮力,别破坏大蒜骨朵,早上太阳出来之前抽,下午太阳落下去抽,尽可能保持菜品鲜嫩。
运往北疆要三天,运往西京要两天,运往京都也要三天,装青椒的塑料袋子装菜,秦川说明天安排司机给各村拉过去塑料袋子,一家至少需要五百个周转,一个一毛钱,这笔账都给他们算清楚。
秦建文在一旁搭腔:“你放心了川子,我手底下七八个干部打发出去,配合高村长收好这茬蒜薹。”
秦川点点头。
“希望不出意外,我给各家各户最好价是三毛八,谁要卖给二家子,别怪我秦川以后翻脸不认人。”
高进洋满口承诺:“你放心了秦老板,棉花已经种了三年了,你见谁敢把棉花卖给二家子?
那是因为收棉粮要办收购许可证,可收蔬菜不用,有货运车就能开过来收货。
“秦老板,蒜种是你出的,地膜是你出的,塑料袋子也是你出的,咱们高崖人再怎么样,这笔账还是会算,我敢保证,就是有人四毛五毛钱收菜,高崖人没一家敢卖给他。”
“真的?”
“不信你等着瞧。”
高进洋从大坪村委出来,心里的激动克制不住。
三轮车在硬化路上左右摇摆,他脚底飘飘忽忽没了定力。
一路笑到家里。
一斤蒜薹三毛八,一亩地就有三百八十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七月份的大蒜,一亩地能挖两千斤,秦老板说也低不了五毛钱一斤,除过所有成本,一亩地稳稳当当一千元过了。
我的老天爷,一亩地收入超过了一千元,今年的收入比去年翻了一番。
塬上这七八个村子里,最少一家的大蒜也要十亩,那么今年过来,一家的收入最少也要一万元。
想三年前,一家子的收入有五百块钱就不错了,多半人家都是两百三百。
一路上的高进洋跟张春一样,眼角突然湿润,用手背抹几把。
回到家,他老婆问他咋了,给秦老板拉去了一车蒜薹咋哭哭啼啼的,人家给钱了没?
高支书训老婆,妇人家懂个屁!
与此同时,张春算完了蒜薹收入和大蒜收入。
他捏着下巴陷入沉思。
“川子,如果没有那份文件,你就可以三毛钱收菜,五毛钱发,多赚八分钱,一千万斤就是八十万呀,这八十万捏在你手里和捏在各家户手里,那效果不一样的。”
“哦?春叔,效果怎么不一样?”秦川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