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就是想第一时间让小川知道这些。
这让大坪领头人心底松了一口气。
上面的广播记者也好报社记者也好,这件事的具体情况,他们找高林祥找秦建文去。
跟我秦川没关系,别来烦我。
“林哥,你就是来给我看这个?”
“这还不重要?你不是想着让你三叔当县长么,咱土高乡经济搞上去,精神文明搞上去,你三叔何止当县长,市长都没问题。”
“行了,忙你的要紧事去,别再缠着我,我这两天很忙。”
打发走激情满满的张林,秦川的注意力回到眼前的产业上。
真的很忙。
装一车辣椒酱一万五千瓶,签出库单据,打发货车拉走,再把另两间库房腾出来,关好窗户,保持库房里温度。
三天时间里,存放泾川县的蔬菜。
张春一早去泾川县,先跟迪生勇对接上,再到泾川县几处大棚里看几样蔬菜。
三辆货车跟去泾川县城,赶下午拉上来三车菜。
秦川不能离开厂子办公房,等外面王莎的消息,等春叔的消息。
张春开2号桑塔纳小车,早上出去,下午返回。
大冷天里跑的一身热汗。
“川子,泾川县的四处大棚相互离的远,不好一起过秤,就不能像新安县那样,集中一处地方种三百亩,我跑来跑去的,太不方便了。”
张春要知道地头收菜是六分钱,发往北疆是五毛,他不会有这个抱怨。
就因为他们的蔬菜点不集中折腾人,秦川咬住六分钱不松口。
“春叔,我让你看清楚,他们棚里的菜有没有过度打农药,有没有搞其它乱七八糟手段。”
摘下来的菜喷上一种药液,长途运输不会坏掉。
就怕他们用这种药液。
现在是冷天,他们乱打药,一根都不收。
张春说他检查了大半天,没有用什么保鲜药液,都是跟着大坪人的路子走的。
“这就好,可以大量收回来。”
三天时间要拉过来三十万斤菜,接下来得派十辆货车过去。
张春终于问出了要紧事:“川子,迪厂长唉声叹气的,说这个价连本都收不回来,咱六分钱收,发货总有一毛钱吧?”
“嗯,咱肯定有一毛,怎么了春叔?”
“赚四分,一天拉回来十万斤,赚四千块,川子,咱大坪村不种这几样菜,咱还在这几样菜上赚钱,他们压根就想不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