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分地,都听小川的

王四呲牙:“村长,好像我们说的事儿不是正经事儿,我川表弟一来你就打发我们走。”

张保平偏着脖子,语气也不满:“川子,张村长,我们也听听你们聊什么村里大事。”

张春还要打发他们离开,秦川劝住:“春叔,如果说分南山土地的事儿,他们听听也无妨。”

南山一万亩新修建出来的粮田,已经铺了水渠压了管子装了喷灌。

大坪村里各家户这几天找张春,问这片土地给他们怎么分?

这几个人原坐回刚才的位置,听村里搞产业领头人跟张春说话。

张春先问侄儿:“苹果拉完了,今儿咋没动静?”

这事让秦川很失望,给春叔解释明白。

“李占邦弟兄几个人主动找来,他们几家的苹果拉掉了,拉其他家户的,一听是一毛钱拉,不给我拉了,有些人家只给我拉一半,一半存起来等着十二月卖高价,谁给我来这一出,我一个都不要了。”

张春明白了,谁要像李占邦兄弟几个积极,没有犹豫让秦老板拉苹果,都拉进大坪村窑洞里了。

谁要犹豫,等着高价,或者跟秦老板讨价,侄儿彻底不要了,烦他们。

总共收了七十几万斤苹果,罗家湾人意意思思的不爽快,不知道李村长和罗维家在里面搞什么幺蛾子。

张春哼气:“谁不跟你的路子走谁吃亏去,他们还看清楚?”

“不说他们了,说咱大坪村的事儿,南山一万亩粮田,你的意思给咱村两百四十户人平均分?”秦川盯在张村长脸上,看他什么态度。

“川子,我一直在琢磨这事,土地是我们农民的根,分是肯定要给每家分的,即便你在上面投资了三十多万,但不能说土地是你的,说不过去。”

“我知道,春叔,不管怎么样,村里的土地是全村人的集体财产,但有一点,咱大坪村要走特色产业,集约化生产,这片土地是种粮食的,是保证咱整个土高乡十三个村子五千多口人的口粮问题。”

张春翻自己的记录本。

“我明白你的意思,有这一万亩地种粮食,你在其他村就可以发展别的产业,上面把你说不了个什么。”

粮食局统计粮食产量,是以乡镇为单位,这就好说了。

他们不会揪着那个村不种一粒粮食挑刺儿。

秦川搞这一手,是用另一个手段把十三个村分散在沟沟坎坎的地集中起来,规整成大坪村南山的一万亩,集约化,高标准,一亩地八百斤到一千斤小麦。

没有这一手,文崖的养鸡场搞不了两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崖人种棉花种西瓜也种不安稳。

红土山的砖瓦厂也开的很懒散。

丁庄、旱坪一带的养羊也集中不了力量。

秦家叔侄俩一句话,他们安心搞他们的产业,粮食安全大坪村给你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