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叹了口气,收起了钱,随即指了指院子道:
“你家的那些桌椅呢?我家东西不够用,拿过来吧。”
我赶紧又带人回了一趟家里,把桌椅板凳什么的都搬了过去。
“刘哥,明天是不是得去火葬场?安排好抬棺的人没?”
院子里已经布置完毕,我有拉住了老刘,问了一句。
老刘连连点头:
“安排好了,都是自家兄弟子侄,肯定没问题。”
“行,有事你说啊,别想太多。”
我紧接着嘱咐了一句。
老刘的年纪也就四十多岁,我怕他想的太多。
一辈人也好,隔辈人也好,相处之间,总有些忌讳的。
老刘会忌讳我家里的各种避讳,我也会直接了当的告诉他,我家里没有这些忌讳。
“嗯,我不会客气的。”
老刘显然是听明白了我的意思,我也没再纠缠他:
“那你忙着,我就在这,你有事就直说。”
老刘勉强的笑了笑:
“好,谢了兄弟。”
接下来我看到的一切,就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
先是村里的一个那种没什么能力的混混,就是那种出去打工嫌弃累,让他种地还不会的人,拎着自己家的菜刀菜板,扛着半袋子土豆子过来了。
“刘叔,我家里还有些菜,差不多够用了,别买了。”
老刘同样迎了上去,一点都没客气的接过了东西,同时还接下了这人递过来的一个白包。
我在一旁看着,那个包并不厚,里面最多也就是一百二百的。
那人把菜刀菜板放在一旁,笑嘻嘻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叔,东西放这了,我啥都不会,您自己找人干活,等完事后我再拿回去。”
放下了东西,他跑去了一侧的厢房屋里,那里面都是些爱玩的年轻人。
“明旭啊,你看看热闹去也好,去玩玩也好,不用在这站着。”
“咱们这都是村里人,不用管他们。”
老刘给我说了一句,转身又去忙些别的活计。
接下来,村里的其他人,陆陆续续的来了村长家里,有人带着菜刀菜板,拎着各种从自家地里摘的青菜,有人带着锅碗瓢盆,甚至还有人扛着半只羊。
老刘一直在忙着接待来客,老刘的媳妇在忙着准备饭菜。
在刘嫂子那边帮忙的人也不少,都是些村里的留守村妇。
晚上五点多,我帮着老刘去了两趟火车站,去了一趟飞机场。
接回来了他们家里的亲戚,听说老人离世,老远的都赶了回来。
晚上吃过了晚饭,老刘拉着我感谢道:
“今天太谢谢你了,帮我接了这么多人。”
我微笑道:
“你说啥呢,你拿我当朋友,我也不会把自己当外人。”
老刘沉闷的点了点头,随即问道:
“是不是没参加过村里的红白事?在咱们村里,都是这样的,谁家里有事都会去帮忙。”
“上次你结婚,着急出去旅游,让你父母来送工钱,村里人都没要。”
我惊讶道:
“那怎么行?事先就说好的,你们来帮忙,我们家给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