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球形闪电不是击中物体或者坠到地面爆掉的,它是达到一定时间后自己爆了。
而如果加强激光约束不加强电磁场干扰的话,这种情况又会回归之前的状态,球形闪电以一定频率震荡并前进。但需要注意的是,电磁场强度提高后即使球形闪电因为激光约束能级提升而继续以约束激光为中线震荡前进,结果也与先前实验结果略有不同——偏离概率程度加大了,并且这种偏离的程度也随打击距离的增加而增加,所以这里又会有一些量要计算,不然这种武器实战力会比较差。
球形闪电的震荡频率及震荡幅度,无需过于复杂的计算就可以直接观察得出:球形闪电的震荡频率与电磁场强度呈正比,震荡幅度与电磁场强度呈正比。
现在,取一段较短的运动路径,在这段运动路径内正向速度基本不变,设正向速度恒为v,在侧向加干扰电磁场E\u0026Q的情况下,路径发生改变,先加速,然后又减速,回归中线时速度基本回归v(定场情况)
随着电磁场强度提升,振幅加大但每个周期的耗时却是减小的,这个时候如果还要强行在三维空间讨论这个问题,那么问题难度将暴增。时间和速度都在变,甚至运动的位移都在变,而且讨论这个问题是必须加入电磁场影响来讨论的,所以选取变量是个问题。
这里就选择以时间为自变量,速度为因变量,速度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的矢量和表示位移量,并且以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来体现电磁场的影响。
将各强度电磁场条件下,球形闪电同激光约束条件下的运动的震荡函数整合后发现一个临界值。前面提到电磁场强度提高,每次震荡的时间也缩短,加强电磁场后每个自然的四分之一周期内平均速度是提升的,现在时间缩短,速度提升,那么,必然有一个临界点,在这个点两端的数值提升或者降低一定的电磁场强度将不改变震荡幅度。又因为,每种激光约束条件下各有不同或者相同的这样的值,且超过这个值后脱靶概率大增,所以,团队将特定激光约束条件下的这个值定为"1号临界值"而这个值所对应的电磁场强度被定为此激光约束条件下的"临界强度",并不是说超过这个强度就要脱离约束,而是超过这个强度后稳定性已经远远低于武器级别,将被直接认为失效。
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还需要将影响球形闪电运动轨迹的因素再分离。
在原条件下,将球形闪电运动轨迹的震荡函数图与较规整的函数比较,与之重合度最高的莫过于三角函数了,只需要在未知项添加一些常数再整体翻倍就高度重合,在验证了函数图与实验实际的拟合度后,我们就较为简单的得出了这个条件下球形闪电运动轨迹的震荡函数表达式,并且可以为未知项内添加的那个常数命名,经过考虑,团队以激光约束能级和数级及对应的电磁场强度为"组"设置了一系列的影响系数参考表,这个标准被秦岚个人持有。
小主,
多次实验,提取数据,扩大参考范围及精度……
这样,这个小分叉就结束了,而这时时间已经到了下午六点四十七左右……
又是一个没有午餐的研究日,秦岚真是个代资本家!不过,话说回来,团队里没有一个人觉得饿,秦岚自己也没有双重标准做事,所以,组员还能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