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父亲,孩儿有些明白了,您的意思是,我要修行的法门,如果条件合适,是优于您所修炼的法门吗?”张绪祖的脑子本来就很快,自己父亲已经说的这么明白,他哪里还不懂。
“是也不是,你要修习的法门在道路上并不会比为父的高多少,不过在护道这一块,确实会比为父有些优势。”听到儿子已经明白自己的意思,张先发还是解释道。
接下来,张先发一一把42种法门,做了初步讲解,好开阔下自己儿子的眼界。
“哦,我明白了,原来修行法门虽然各不相同,但最终都殊途同归。不管是佛,道,儒,巫,武,神,魔,......凡是天地间的修行者,都是一种性命升华的过程。”
“筑基就是升华的第一步,也就是第一个阶段,之后的修行,都是为了完善这一阶段的过程。等到传说中的飞升之后,又是另一个新的阶段,从仙人之初,到最后的仙帝。那么父亲,您以前常说的天道圣人,是不是就是第三阶段的层面了?”
对于儿子这种发散性思维,张先发觉得总结的很到位。
“第二阶段为父还有所了解,这第三阶段,为父也就不是很清楚了。”
“那么父亲,为何不管哪种修行,都是一到九重?”张绪祖继续追问道。
“九为数之极,所以在不同修行的过程中,修士们刻意的把大境界,都只划分成九重,又称为九重天。”
“我们南海这边继承的是道门的称呼还有修行法,像内陆,一般都是以第几重的修行阶段来称呼,要不然太乱套了,每个不同的传承都有他们自己的称呼。”
“就不如拿佛,儒,巫,来举例子,佛门的筑基叫做‘比丘’,佛门内部又有不同修行方向宗派。儒家的筑基叫做‘儒生’儒家的内部修行侧重点不同,叫法上也有微小的差异。巫的筑基叫做‘巫士’,同样,巫的法门也是繁杂。”
“那父亲现在是第几重?”张绪祖好奇的问道。
家族对于父亲的修为,各有各的说法,他自己也弄不明白自己父亲到底在哪个阶段。
“为父的境界在第五重”张先发含笑回答道,不过看到儿子一脸的不信,又补充道:“打第六重,不是问题。”
这下,张绪祖才明白父亲没有敷衍自己,修仙界现在最顶层的修士,就是第六重的境界(合体期),自己父亲能够游刃有余的解决麻烦,并且能够底气十足的不怕后续的问题,那么在实力绝对超越。
不过现在父亲的解释,也说的通,就刚刚父亲用神念传给自己的修行法门而言,与现在修仙界的修士对战,越界而战,并胜之,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想到自己的修行法门,张绪祖心里一苦,这聚合体内的先天五行之气,修成先天五太,即,太初,太始,太极,太素,太易。这也太难了,而自己父亲是不是有些太高看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