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边没四九城的价格志,参照着金陵和沪上价格志的木料价格,估摸着用料量和价格,加上手工费差不多就这样吧。
其实,我一直挺怀疑六十年代三十六条腿只要一百出头的价格。
不可否认那时候钱没现在这么虚,只是大概都忽略了比钱更重要的家具票。
这玩意儿的金钱属性都被忽略掉了。
你非要抬杠,那我还说,家具这玩意儿根本不用花钱。
山上去砍了木头晒干,回来请我的远房亲戚吃几顿饭就打出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先交了十万的定金,剩下的二十五万等收货的时候再给。
还给他写了定金的收据,说以后坏了的话,还可以上门给他修。
吕师傅说一个礼拜左右就能给他送过去。
想了下,李想国说,到时候他会过来一趟。
他准备到时候让吕师傅帮自己直接送到后边跨院。
院里人这些人真的是一言难尽。真的让他们看到送来三套,到时候只看到两套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想法。
经此一事,李想国也想着,反正每个月都能签到一次。
这两年自己可以用多余的签到次数,签到个木工技能。
回头买套木工工具,然后就可以趁着没公私合营,买上一些木材存在房子里。
这样也省得有人惦记,说自己的房子空着什么的。
咋滴,我自己买木头,准备自学木工不行么?
这么贵的木头放在外面的话,风吹雨淋的坏了怎么办?
更何况,真的买些木头当成掩饰。
以后空间里面有了木头,自己就能大摇大摆地拿出来用。
一帮子外行,能分个软硬木就差不多了。
堆满了一两个房间那么多的木头,你知道我都买的啥?
当然还得防着类似阎埠贵这样占便宜没够儿的,想着让自己出苦力,又或者跟自己借木头。
真到了文革前,还得偷着再把木头全收起来放好,也省得到时候太惹眼,总归会有麻烦。
到时候就是大地震,还得弄出来搭地震棚。
再往后嘛,那就无所谓了,自然是往外弄材料,趁机盖房子。
这个也是以后的事情,现在自己手里真的没几个钱了。
照着自己这么买东西,真去趟果子市,都能花得一分不剩。
这是纯纯的的坐吃山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