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实生苗育苗就是用的这样的方式,这也是水果选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嘛。
当然商业育种,比他这个复杂得多,比如杂交什么的,就得先选定父本和母本,然后再做相应的人工干预。
后世更有基因修饰、分子标记等各种高效的方法,远不是这个时代能完成的。
当然他不会,也没想过去学这东西。
尽管知道有着系统帮助,学习这些也不会太费事。
他又不要建立种子帝国。
上一个种子帝国的老板都判了好几年,很多狼友还说欠了快播一个会员。
随便贩卖真正的种子,判刑可是比这个还重。
更何况没了商业需求的制约,自己培育更随心所欲。
毕竟商业培育,客户是果农和经销商,之后才是消费者。
当然是更注重前者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西红柿越培育味道越差的原因。
就算运气不好,种出的果子口味差。
甚至结出山丁子一样的小果子又或者不结果,那也无所谓。
大不了权当自己种了一大片薪炭林。
砍了拿来当柴烧,或者烧成炭也挺不错的嘛。
不是传说烤鸭都得用高品质的果木炭嘛,自己以后养点鸭子,然后空间搭个炉子……
今天买了这么多的水果,李想国也不是没有遗憾。
身处这个年代,就连后世最亲民的水果——苹果都是罕见的东西。
作为栽培苹果的发源地,几千年来,却只培育出绵苹果。
而后世更为人熟知的苹果,实际上是“西洋苹果”。
不过,这个年代引进国内的苹果品种并不多。
这么多店逛下来,李想国只买到一种苹果,还不是这个年代最多的国光苹果。
他买到的是鲁省那边儿产的黄绿色苹果,上面带一点儿红晕,个头儿也不大,一斤能称三个。
李想国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品种。
(祝光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