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加封

所奏之事,大多都是喜讯。

众臣对此并不感到奇怪。

他们从很早前便发现,大朝会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其实质作用。

真正要紧之事,基本不会拿到大朝会上来讨论。

同时,一些心思敏捷之人隐隐察觉到,通过对紫薇阁和枢密院的牢牢控制,皇帝手中的权柄正在逐渐加重。

此时,大朝会已经进行了两刻钟左右。

按照前几次的惯例,应该快要结束了。

不过,让众臣意外的是,皇帝并没有要退朝的意思,反而将一黄色卷轴,交给了一侧的太监。

太监缓缓展开卷轴,随即扬声道:“自昭武元年以来,为兴大秦之基业,无数忠贞之士前赴后继,竭诚尽节,朕今欲嘉其功勋.........。”

其声回荡于偌大的广明殿内,字字清晰,句句庄重。

大臣们无不屏气凝神,侧耳倾听,生怕错过其中任何一个字。

“阁臣兼兵部尚书褚子清,处事恭勤,未尝有丝毫之懈怠,今特加封为韩国公。”

褚子清闻言,纵使其平日为人处事冷静自持,此刻亦不免激动不已。

他也是众多文官中,仅次于范硕,成为第二个被封为国公之人。

范硕则加授金紫光禄大夫,及钱粮方面的赏赐。

太监并未停下,继续高声诵读着。

吏部尚书冯宁,早年出身昭武军,后因伤被迫退出军伍,今日被封为侯爵。

让大臣们感到奇怪的是,户部尚书杨明升在汉中时就已投靠了皇帝,资格足够老。

但他却和高泽伦、龚逸、柳思行等人一样,皆被封伯爵。

很多人始终想不通为什么。

只有范硕、褚子清等少数人洞悉其中缘由。

在杨明升的心中:天下为重,君王次之!

这样当然是不行的。

范硕不知道该怎么劝他,也确实劝不动。

大秦如今正在打仗,燕军和东胡尚未被灭掉,李昭自然不可能忘记军中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