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八年,大明朝的京城依旧是繁华热闹,车水马龙,可那往昔郑和下西洋时的热闹与喧嚣却已渐渐消散,仿若一场盛大筵席过后的余音袅袅,虽仍有余韵留存,却难再复昔日的辉煌。街头巷尾,偶尔还能听闻老人们讲述着郑和船队扬帆出海,那一艘艘巨舰如巨龙般穿行在茫茫大洋之上,所到之处,万国来朝,尽显大明国威的传奇故事,引得一众孩童们瞪大了眼睛,满是向往与好奇,可对于大人们来说,那已然是渐渐远去的旧梦了。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渤泥、苏门答腊、阿鲁、柯枝、大葛兰、小葛兰、西洋琐里、琐里、加异勒、阿拨把丹、南巫里、甘把里、锡兰山、喃渤利、彭亨、急兰丹、忽鲁谟斯、比剌、溜山、孙剌、木骨都束、麻林、剌撒、祖法儿、沙里湾泥、竹步、榜葛剌、天方、黎伐、那孤儿,凡三十余国。宣德五年,帝以外番贡使多不至,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和等历诸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海外诸番益服天子威德,然自后,下西洋之举渐稀,至正统间,其影响虽存,然已呈余韵渐消之态矣。”寥寥数语,便道出了郑和下西洋的大致历程以及后续影响力渐弱的情况。郑和历经三朝,先后七次奉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布诸多国家,宣德五年皇帝因外番贡使大多不来朝贡,又命郑和等人再次通使西洋,郑和等人遍历各国,宣读天子诏令,赏赐各国君主,若有不服便以武力威慑,使得海外各国越发敬服天子的威德。但自此之后,下西洋的举动越来越少,到了正统年间,虽仍有影响留存,可那往昔的辉煌已然渐渐淡去,呈现出余韵渐消的态势,也由此为这围绕“1443年 郑和下西洋余韵渐消”的故事搭建起了基于史实的框架,让那段满是荣耀与变迁的历史有了清晰可依的脉络。
在京城的码头附近,住着一位名叫陈生的年轻船夫,年方二十有二,生得身材挺拔,面容刚毅,常年在水上讨生活,让他的皮肤略显黝黑,透着一股水乡之人的质朴与坚韧。陈生自幼父母双亡,靠着邻里的帮衬,在这码头边长大成人,靠着撑船摆渡的营生勉强糊口。他为人豪爽仗义,心地善良,只是性子有些莽撞,做事常常不计后果,可这也正符合他那年轻气盛、渴望闯荡一番的心境。然而,命运弄人,他最终却因与这郑和下西洋余韵渐消的时代背景牵扯太深,落得了个悲惨的结局。
这日,陈生像往常一样,在码头边招揽着生意,看着那来来往往的船只,心中满是感慨。一艘从南方驶来的商船靠岸了,船上下来几个商人,正谈论着海外贸易的事儿。陈生好奇,便凑过去听了一耳朵,只听一位商人叹着气说道:“唉,如今这海外贸易可不如前些年了呀,自郑和大人下西洋之后,起初那番热闹劲儿,各国的商船往来频繁,咱这生意也好做,可如今,下西洋的事儿少了,那些外番的船只也来得少了,货物都不好出手咯。”另一位商人也附和道:“是啊,想当年,跟着郑和大人的船队出去,那可是威风得很,见识了不少异国风情,还能赚得盆满钵满,现在可难喽。”
陈生听了,心中不禁对那郑和下西洋的盛景越发向往起来,想着自己要是也能有那样的机会,出海去闯荡一番,那该多好啊。他回到家中,便跟同住的好友李二说起了这事,李二笑着打趣道:“陈生啊,你就别做梦了,那下西洋的船队可不是咱这等小人物能掺和的,你呀,还是老老实实地撑你的船吧。”陈生却不服气,梗着脖子说道:“哼,谁说我不行,我就不信我这辈子没机会出海见识见识了。”
说来也巧,没过几日,陈生在码头遇到了一位老者,那老者看着气度不凡,身着一袭锦袍,虽已有些年头,却仍透着往昔的华贵。老者站在岸边,望着那江水,似乎在思索着什么。陈生瞧着好奇,便上前搭话:“老丈,您这是在看啥呢,如此入神?”老者回过神来,看了看陈生,微笑着说道:“小伙子,我在看这江水,想起了往昔郑和大人的船队从这儿出发,那是何等的壮观啊,如今却难再见到咯。”
陈生一听,来了兴致,赶忙说道:“老丈,您也知晓郑和大人下西洋的事儿呀,我可向往了,只恨自己没生在那时候,没能跟着船队出去闯荡一番呢。”老者打量了陈生一番,笑着说道:“哦?你这小伙子倒是有股子冲劲儿,不过那下西洋可不光是出去闯荡那么简单,其中的艰辛险阻可不是常人能想象的。”陈生拍着胸脯说道:“老丈,我不怕艰辛,只要能出海,啥苦我都能吃。”
老者听了,微微点头,说道:“也罢,既然你有这份心思,我这儿倒是有个事儿与你说说。我有位旧友,曾是郑和大人船队里的,如今他还想着能再出海去做点事儿,正缺人手呢,你若愿意,我可引荐你去试试。”陈生一听,大喜过望,连忙说道:“老丈,那可太感谢您了,我愿意,我这就跟您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这样,陈生跟着老者去见了那位旧友,此人名叫张叔,是个经验丰富的航海老手,看着陈生身强体壮,又透着一股机灵劲儿,便收留了他,让他跟着一起准备出海的事宜。陈生满心欢喜,每日跟着张叔学习航海知识、船上的规矩以及如何应对海上的各种突发情况,学得十分认真,想着很快就能实现自己出海的梦想了。
可这准备出海的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此时的朝廷对于海外之事已不像往昔那般热衷,对出海的船只管控也越发严格起来,办理出海的手续繁琐得很,需要经过诸多衙门的审批,还得缴纳不少的费用。张叔为了这些事儿,四处奔波,可却总是碰壁,不是这个衙门说手续不全,就是那个衙门拖着不办,把张叔急得团团转。 笔趣阁
陈生看着张叔着急,便自告奋勇地说道:“张叔,我去衙门问问吧,说不定我能说清楚呢。”张叔无奈地点点头,说道:“那你去吧,可千万别莽撞啊,好好跟人家说。”陈生应了一声,便跑去了衙门。
到了衙门,陈生找到了负责审批出海事宜的官员,那官员正坐在堂上,慢悠悠地喝着茶。陈生上前恭敬地说道:“大人,小的们想出海做点生意,这手续已经办了好些日子了,还望大人您给通融通融,尽快批了吧。”那官员眼皮都没抬,慢悠悠地说道:“急什么,如今这出海可不是随便能批的,你们可有完备的文书,可有足额缴纳费用啊?”陈生赶忙回道:“大人,文书都按要求准备了,费用也凑了不少,只是还差点,您看能不能先批了,剩下的费用我们尽快补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