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八年,大明的天下看似四海升平,然那北疆之地却始终暗流涌动,恰似一片阴云笼罩在大明的北方边境。北方的鞑靼部,彼时势力渐盛,其首领鬼力赤不仅对大明的招抚不屑一顾,更是屡屡纵兵南下,侵扰边境之地,烧杀抢掠,致使边境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那原本安宁的村落化作焦土,牛羊被掠,百姓们哭声震天,苦不堪言,纷纷逃入内地以求保命。
《明史·成祖本纪》载:“永乐八年二月,以北征诏天下,命户部尚书夏原吉辅皇太孙瞻基留守北京。五月,车驾至斡难河,大败本雅失里,追至斡难河,本雅失里弃辎重孳畜,以七骑遁。”寥寥数语,便道出了成祖第一次北征的大致脉络,成祖朱棣,这位有着雄图伟略的帝王,眼见北疆被扰,自是不能容忍这般挑衅,决意亲率大军北征,欲要狠狠教训那鞑靼部,扬我大明国威,保北疆之安宁,于是乎,浩浩荡荡的大军便向着北方进发了,而我,却在这大军之中,做出了那为人所不齿的逃兵之举,也由此开启了一段满是愧疚、挣扎与无奈的别样人生。
我本是京城附近卫所里的一名普通士卒,名叫陈生,生得身材瘦弱,面庞略显苍白,全然没有那般军中健儿的威武之态。自幼家境贫寒,父母早亡,为了能有口饭吃,便投身到这卫所之中,想着混口饭吃,也能谋个安稳日子。我生性胆小懦弱,平日里在军中,操练武艺总是落在人后,那些刀枪剑戟在我手中,仿佛有千钧之重,使起来极为笨拙。可这北征的诏令一下,我所在的卫所便被抽调了不少人,我也无奈地被裹挟在了这出征的队伍之中,满心的惶恐与不安,却又不敢违抗军令,只能硬着头皮跟着走。
大军出发那日,场面甚是壮观,军旗猎猎作响,在风中舒展着,似在彰显着大明的威严。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如雷鸣般响彻云霄,队伍绵延数里,一眼望不到头。我走在队伍之中,看着周围那些神情严肃、士气高昂的同袍们,心中越发觉得自己格格不入,他们或是怀揣着报国杀敌的壮志,或是盼着能在沙场上建功立业,光宗耀祖,而我,只想着能平安度过这一劫,早日回到那熟悉的卫所就好。
起初,行军之路还算顺遂,沿途虽偶有风雨,但大军补给充足,倒也没受太大影响。可随着不断向北深入,那环境便越发恶劣起来,越往北走,草木渐趋稀疏,风沙也日益肆虐,吹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嘴里、鼻子里满是沙子,那滋味别提多难受了。
我身边的王二虎,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为人豪爽,在军中颇有人缘。他见我一副狼狈模样,笑着打趣道:“陈生啊,你这小身板儿,可得撑住咯,这才刚开始呢,往后的路还长着呢,等遇到那鞑靼兵,你可得勇敢些,莫要丢了咱大明男儿的脸面。”
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回应道:“二虎哥,我尽力吧,只是这风沙实在是太厉害了,我这身子骨还真有些吃不消呢。”
王二虎拍了拍我的肩膀,大声说道:“嘿,男子汉大丈夫,这点苦算什么,想当年咱跟着将军打仗,那可比这艰难多了,你呀,就是历练少了,多经历几次就好了。”
我心中暗自叫苦,想着自己可不想再多经历这些了,只盼着这北征能早点结束。
又行了几日,大军来到了一片荒漠之地,烈日高悬,烤得大地滚烫,那热气蒸腾而上,仿佛要把人给蒸熟了一般。水源也变得愈发稀缺,每人每日分到的水少得可怜,只能润润嗓子,大家都渴得嘴唇干裂,喉咙似要冒烟。
在这艰难的处境下,军中的氛围也变得压抑起来,时不时有士卒因为中暑或者劳累过度而倒下,看着那些昔日熟悉的面孔一个个倒下,再也没能站起来,我的心中满是恐惧,想着说不定哪天自己也会如此,那可如何是好啊。
有一回,我们遭遇了一小股鞑靼的游骑,他们骑着马,在大军周围来回穿梭,时不时放几箭,然后又迅速跑开,甚是嚣张。将军见状,下令派出一队骑兵前去追击,务必将这些游骑剿灭。
我所在的小队也被派了出去,我骑在马上,双腿不住地颤抖,手中的长枪都险些拿捏不稳。那马蹄扬起的尘土,迷得我眼睛都快睁不开了,耳边只听见呼呼的风声和同袍们的喊杀声。
待追到近前,双方短兵相接,展开了一场混战。我看着那些鞑靼兵挥舞着弯刀,面露凶光,心中的恐惧瞬间达到了顶点,竟一时愣在了原地,不知该如何是好。
王二虎在一旁大喊道:“陈生,你愣着干啥,快动手啊!”说着,他便挺枪朝着一个鞑靼兵冲了过去,与那敌人厮杀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