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396年,大明朝的边疆之地,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在岁月的更迭中,那边防军屯正持续地发展着,似一颗扎根在边陲的苍松,愈发坚韧而繁茂,为这大明的江山社稷筑牢着一道坚实的防线,也承载着无数戍边之人的悲欢离合、壮志豪情。
《明史·食货志一》载:“屯田之制:曰军屯,曰民屯。太祖初,立民兵万户府,寓兵于农,其法最善。又令诸将屯兵龙江诸处,惟康茂才绩最,乃下令褒之,因以申饬将士。洪武三年,中书省请税太原、朔州屯卒,命勿征。明年,中书省言:‘河南、山东、北平、陕西、山西及直隶淮安诸府屯田,凡官给牛种者十税五,自备者十税三。’诏且勿征,三年后亩收租一斗。”从这记载之中,便可窥见彼时军屯制度的样貌以及朝廷对其的重视与规制,这军屯在太祖皇帝的谋划下,不断地发展完善,成为了边防稳固的重要倚仗,也为围绕“1396年 边防军屯持续发展”的故事搭建起了基于史实的框架,让那段满是开拓、坚守与希望的历史岁月有了清晰可寻的脉络。
咱且说在这北方边境的大同府,有个名叫李勇的年轻军户,生得身姿挺拔,面庞因长期受塞外风沙的吹拂,透着一抹古铜之色,显得格外坚毅。他自小就在这军屯之中长大,父亲是戍边的老兵,因伤落下了病根,无法再上战场,便将那守卫边疆、操持军屯的担子交到了李勇的肩上。李勇为人豪爽仗义,对这军屯里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心中满是对大明的忠诚和守护边疆的使命感。
那一日,天还未亮,李勇便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起身,简单洗漱后,披上那件略显破旧却洗得干净的军衣,出门去查看屯田的情况。此时的军屯,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静谧而祥和。田间的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好似一片绿色的海洋,那是他们这些军户们辛勤劳作的成果,也是军屯生活的希望所在。
李勇沿着田埂走着,一边查看麦苗的长势,一边和正在劳作的其他军户们打着招呼。
“张大哥,你这麦苗长得可真壮实啊,看来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呐。”李勇笑着对一位正在除草的中年军户说道。
那张大哥直起身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咧嘴笑道:“哈哈,那还不是靠咱这双手,精心伺候着,再加上老天爷照应,这才能有这般好模样呀。不过,这还得多亏了军屯的好法子,让咱边军既能守着边疆,又能种粮自给自足,不然哪有这般安稳日子哟。”
众人听了,皆是点头称是,脸上洋溢着对当下生活的满足与对未来的期许。
在这军屯之中,除了耕种屯田,平日里还要进行军事操练。李勇作为年轻一辈里的佼佼者,操练起来那是格外认真,他深知,这军屯的根本,一是屯粮,二便是戍边,二者缺一不可。
晌午时分,操练结束,李勇和几个相熟的军户兄弟坐在营帐外歇息,一边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谈论着近来军屯里的事儿。
一个名叫王虎的兄弟皱着眉头说道:“勇哥,我听说上头好像又要调整咱们军屯的赋税了,也不知道是要多收还是少收呀,这可关系到咱大家伙儿的生计呢。”
李勇听了,心中也是一紧,说道:“这事儿我也略有耳闻,不过咱也别太担心,朝廷向来重视军屯,定不会让咱们吃亏的。再说了,只要咱把屯田打理好了,多产些粮食,就算赋税有些变动,也能应付过去。”
众人听了他的话,虽觉得有理,可心里还是隐隐有些担忧,毕竟这赋税关乎着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呀。
而在大同府的知府衙门里,知府大人也正和几位官员商议着军屯赋税之事。
知府大人皱着眉头说道:“诸位,如今这军屯发展得越来越好,可赋税之事却得拿捏好分寸呐。朝廷有朝廷的考量,咱们既要保证军屯能持续发展,又要满足军需,实在是不易呀。”
一位负责钱粮的官员说道:“大人,依下官之见,这军屯的收成逐年增加,适当提高些赋税,既能充实府库,又能为边防提供更多的物资支持,不失为一个良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