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日记175
京城的街巷,车水马龙,叫卖声、马蹄声交织成一曲市井的喧嚣。这日,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洒在街头,冷子兴正站在一家茶肆前,与几个相识的商贾闲聊着生意场上的琐碎。他身形略显富态,身着一袭绸缎长衫,手中摇着一把折扇,眼神中透着商人特有的精明与世故。
正说着,人群中一阵骚动,只见几个小厮簇拥着一位少年公子走来。那少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虽未施粉黛,却自有一番风流韵味,正是贾宝玉。冷子兴定睛一看,心中一动,忙上前几步,拱手行礼:“这不是宝二爷吗?许久不见,愈发神采奕奕了。”
贾宝玉抬眸,打量了冷子兴一番,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显然对这个贸然上前搭话的人并无太多印象。冷子兴见状,忙笑着解释:“小人冷子兴,曾与令尊的好友贾雨村贾大人有过几面之缘,也算是与贾府有些渊源。”
宝玉一听“贾雨村”三字,眉头微微皱起,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不悦。他对贾雨村并无好感,每次父亲让他与贾雨村见面,谈论仕途经济,都让他满心厌烦。不过,出于礼貌,他还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微微点头示意。
两人在茶肆找了个角落坐下,小厮们远远地站在一旁。冷子兴见左右无人,便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宝二爷,说起这贾雨村,小人倒是知道些趣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宝玉本就对贾雨村的事情有些好奇,此刻听闻,忙说道:“但说无妨,我也正想听听这贾雨村的事儿。”
冷子兴清了清嗓子,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神色:“宝二爷,您可知道,这贾雨村发迹之前,曾在甄家做过西席先生。那甄家,也是金陵的大户人家,与贾府颇有几分相似。”
宝玉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冷子兴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当时,贾雨村在甄家,颇受甄老爷敬重。可这贾雨村,表面上一副斯文儒雅的模样,实则是个说大话的人。他常与甄家的下人吹嘘,说自己日后定能飞黄腾达,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材。”
宝玉听着,心中不禁冷笑,他早就看出贾雨村的功利之心,只是没想到他在甄家时就如此张狂。冷子兴见宝玉听得认真,越发来了兴致:“更离谱的是,后来甄家出了些变故,逐渐败落。这贾雨村呢,不仅没有念及甄家昔日的恩情,反而为了自己的前程,转身投靠了有权有势的贾府。在贾府面前,他又是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样,活脱脱像条走狗。”
宝玉的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他虽然不谙世事,但也明白这其中的世态炎凉。他想起贾雨村每次来贾府,在父亲面前那副谄媚的样子,心中一阵厌恶。
“那后来呢?”宝玉忍不住问道。
冷子兴叹了口气:“后来啊,贾雨村靠着贾府的提携,在官场步步高升。可他却丝毫没有感恩之心,反而为了讨好上司,做了许多昧良心的事。听说,他为了讨好贾赦老爷,不惜诬陷无辜之人,只为了得到几把扇子。”
宝玉听到这里,心中大怒,猛地一拍桌子:“这等小人,实在可恶!我原就瞧他不顺眼,没想到他竟是如此卑鄙无耻之徒。”
冷子兴看着宝玉义愤填膺的样子,心中暗暗好笑,他觉得这宝玉到底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对官场的黑暗还知之甚少。他又接着说道:“宝二爷,这官场之中,像贾雨村这样的人多了去了。为了权力和利益,他们可以不择手段,什么恩情、道义,在他们眼里都一文不值。”
宝玉沉默不语,他的心中充满了困惑和迷茫。他一直生活在贾府这个相对单纯的环境中,虽然也见过一些家族内部的勾心斗角,但像贾雨村这样的官场黑暗,还是让他感到震惊和难以接受。
“那甄家后来怎么样了?”宝玉想起了冷子兴一开始提到的甄家,问道。
冷子兴的脸上露出一丝惋惜之色:“甄家自从败落后,便一蹶不振。甄老爷去世后,甄家的子孙更是流落四方,昔日的繁华早已不复存在。而这一切,与贾雨村的忘恩负义也脱不了干系。”
宝玉的心中涌起一股同情之情,他不禁想到了自己的贾府,若是有一天贾府也遭遇变故,那些曾经依附贾府的人,会不会也像贾雨村对待甄家一样,落井下石呢?
两人又聊了许久,直到天色渐暗,宝玉才在小厮们的催促下起身告辞。回到贾府,宝玉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坐在自己的房间里,脑海中不断回想着冷子兴的话。他想起了贾雨村每次来贾府时对自己的教导,那些关于仕途经济的话语,此刻听起来是那么的虚伪和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