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光孔就是照射胶片,把胶片里的画面,投影出去的光源。
它在这台立体声画机的屏幕下面,所谓屏幕,不是以后数字时代那种显示器,其实就是几块反光镜和毛玻璃。
只不过做的像个屏幕罢了。
组装剪辑的版本,一共72分钟,从第1幕第1镜开始,11天的拍摄素材都在这上面,整体内容有很多重复,毕竟还没精剪,目前还是查漏的状态。
但它已经勉强算是半成品了,组装的意思就是把原本拍摄时打乱的场次,重新按照林麦冬规划的分镜顺序进行连接。
到这一步,它已经称得上是最终成品的超级加强版。
胡姐一边答应,一边拨弄着机器上的开关,郝姐说的40,是齿数表的数字,它用来控制胶片1秒走多少格。
40就是1秒40格,按照16mm胶片每尺的格数来算,大概1秒1尺,比正常播放速度快很多,这是为了快速过一遍。
装好胶片和磁带,对好定光孔和磁头,机器通电,定光孔里强烈的白光照射出来,声画机的屏幕一下亮了起来。
大约只有几寸的屏幕上,出现一个场记板,郝姐按下按钮,胶片和磁带开始同步运转。
旁边的音箱里,传来因为加速播放有些变形的声音:
“第1幕第1镜……Action!”
林麦冬表情有些恍惚,即便变形失真,他还是能听出来,那是他的声音。
辛苦11天,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他的拍摄成果。
屏幕上光芒摇晃,画面快速掠过,他像是傻了一样坐在那里,痴痴看着加速的画面,听着失真的声音。
心里突然五味杂陈,却又分不清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
两位剪辑师没有打扰他,这是胶片时代的常态,很多导演第一次过片的时候,都是差不多的状态。
半个多小时过去,72分钟的胶片加速走完,林麦冬才清醒过来。
胡姐调侃他:“睡醒了?感觉怎么样?”
林麦冬回味一下,认真说道:“很棒!”
刚刚光芒照射出来,胶片唰唰唰从光上掠过的场面,让他第一次有些理解,为什么“未来”胶片时代落幕后,很多老一辈的电影从业者会失落,会缅怀,会追忆。
也许他们并不是不懂变通,而是未来“冷冰冰”的数字屏幕,剪辑软件“冷冰冰”的像素点,再也无法让他们感受到,这种光影真实的从眼前走过的触动。
林麦冬第一次有些庆幸,自己决定参与到剪辑中,这种庆幸不是因为从此不被糊弄,不被欺骗。
单纯只是,他的劳动成果,真实无比地摆在他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