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围着墙上的公告热闹议论起来。
“厂子里又要招人了?”
“纺织工我知道,这个售货员是干嘛的?”
“会不会是跟供销社里的售货员一样,站在柜台里卖东西的?”
“谁会来我们村里买衣服啊?”
“你管他那么多,有钱拿就不是了?”
“十块钱太少了吧?”
“你没看见她说按卖出去的衣服分钱?卖得多分得多,到时候比27块钱工资多多了!”
议论归议论,大家来应聘的热情可丝毫不减。
每天起早贪黑去县城卖菜才赚几毛钱?
一个月赚得十来块都不错了,这还得看菜价和收成。
这厂子就在家门口,还发工资,不乐意干才是傻子呢。
纺织工基本上只要女的,售货员男女不限。
纺织工只要手脚没问题,干活不偷懒,其他的就没什么问题。
售货员得会识字,嘴巴太笨不行,身体不好也不行。
吴木香觉得,售货员要跟着自己跑上跑下,起码得扛得住劳累奔波。
写出这个职位的时候,她努力想了想,卖东西的人该叫什么,想了半天,也只想到商店里的售货员。
售货员售货员,售卖货品,吴木香觉得应该也蛮符合这个职位的情况。
所以,她就把售货员三个大字写了上去。
来应聘的不少,虽然工资只有10块,但10块钱也是钱,而且大伙又不是傻子。
卖衣服有分成呢。
吴木香看中了一个女孩,女孩是村里的,叫何水萍。
何水萍是家里的老大,小时候要带弟弟妹妹。
等到了村里决定供小学的时候,本着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理,她爸妈就把她送去读小学了。
每天早上出门前,晚上回家后,何水萍都要干活,白天还要把弟弟带去学校,这也导致她根本没精力学习。
她也就很遗憾地没考上初中。
不过没考上初中是这个时候大家的常态,她没考上也没人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