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听得入神,频频点头。贾晓臻继续说道:“有人说,华夏人最懂吃,我们也不否认,因为我们拥有异常发达的美食鉴赏系统。我们吃饭时会细嚼慢咽,去感受食物的色香味形。我们讲究五味调和,这贯通了圆融和谐的中式哲学。每一道菜都像是一件艺术品,厨师们精心调配各种调料,让它们相互融合,达到一种完美的口感。”
“而且,华夏人会对味道有深切的依恋。” 贾晓臻眼中流露出深情,“味道若能延续,记忆就会一直在。无论你走多远,去了地球的哪一端,最终有东西会把你拽回去,这东西不是你的潜意识,而是你家乡菜的味道实实在在地塑造了我们肠胃中的菌群。就像全华夏的父母都有个习惯,喜欢往子女的饭碗里夹菜。因为他们知道,只要碗里满满的,人生就不会空虚,子女的精神也便有了着落。”
这时,朱汉腾补充道:“没错,保罗。华夏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饮食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在北方,以面食为主,像饺子、面条、馒头等都是常见的食物。而在南方,米饭则是主食,还有各种精致的点心和小吃。而且,不同地区的口味也各不相同。川菜以麻辣着称,湘菜则是鲜辣,粤菜注重原汁原味,鲁菜讲究咸鲜醇厚。”
王启明也接着说:“不仅如此,各地的食材也不一致。沿海地区有丰富的海鲜,山区则有各种山珍。像江南水乡,河鲜是餐桌上的常客;而在东北,黑木耳、榛蘑等山货备受喜爱。而且,不同地区还有各自独特的烹饪方法和特色菜肴。比如北京的烤鸭,皮脆肉嫩,香味四溢;广东的肠粉,口感爽滑,味道鲜美。”
小主,
保罗和谢莉斯认真地听着,不时发出赞叹声。保罗感慨地说:“华夏的饮食文化如此丰富多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贾晓臻笑着说:“华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千年的传承和发展。每一道菜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比如,东坡肉就是以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名字命名的。据说苏东坡被贬黄州时,亲自烹制了这道菜,并写下了《猪肉颂》。”
接着,贾晓臻微微闭上眼睛,仿佛沉浸在千年前的情境之中。他缓缓抬起双手,右手在空中轻轻摆动,仿佛正在擦拭着锅铛,同时轻声吟诵起来:“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韵味,左手则自然地垂在身侧,随着诗句的节奏微微晃动。
贾晓臻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专注与陶醉,他微微仰起头,继续吟诵:“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此时,他的右手缓缓落下,做出等待的姿势,仿佛在耐心地等待着锅中的猪肉慢慢炖煮至完美的状态。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贾晓臻的声音愈发响亮,他的双手也随着诗句的情感而有所起伏。他双手微微张开,仿佛在展示着那美味的东坡肉,又像是在享受着品尝美食后的满足。
吟罢,他睁开眼睛,眼中闪烁着光芒,继续说道:“这道菜不仅味道鲜美,还承载着文化的记忆。苏东坡以他的才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赋予了这道菜独特的魅力。在当时,猪肉价格便宜,但很多人不懂得如何烹饪,而苏东坡却能巧妙地将其化作美味佳肴。他通过这首《猪肉颂》,不仅记录了烹饪的方法,更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就如同这道菜,看似普通,却蕴含着无尽的韵味。它经过精心烹制,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每一口都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让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东坡肉成为了华夏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保罗和谢莉斯听得入神,仿佛透过贾晓臻的讲述和动作,看到了千年前苏东坡在黄州烹饪东坡肉的场景,内心也更加深刻地羡慕起华夏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朱汉腾又说道:“还有粽子,这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传说华夏着名的诗人、政治家屈原投江后,百姓们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啃食他的尸体,就纷纷投放粽子到江中。这小小的粽子,承载着人们对屈原的敬重与怀念,也传承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粽子已经成为了一种美味的小吃,深受大家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