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自己的专属实验室后,他迅速设计出了一个传输电路,将这块三维立体碳基芯片放入一台小型计算中心上,开机后将纯正的天宫十进制操作系统装入中心内。
在张冲志的满心期待中,程序顺利安装完成,几分钟后,电脑发出“滴”的一声,开始正常运行,立体全息屏幕打开,一座美轮美奂的天宫自中心向外散发着璀璨光芒,这意味着天宫系统运行正常。
对几种程序进行一番实验后,张冲志发现相当流畅,比起二进制的天宫系统要快上许多,具体差别究竟有多大尚不清楚。
于是张冲志将检验计算机算力的程序拷贝进去,开始演算起来。
这一算让他大为震惊,这块芯片从体积上来看,是现今普通芯片的二十倍左右,倘若按照 2纳米硅基芯片的体积来算,应当能够达到一万亿次的算力。
然而现今的算力数值却是 2万亿亿次以上,这比鸿盛大型超级计算机中心都要厉害两倍。从这一方面来看,它一经面世便成为了世界第一超算。
与此同时,两者的功耗更是相差悬殊,这一块碳基立体芯片不到 0.2千瓦,而鸿盛第一超算却达到 200千瓦,相差达到了 1000倍。
由于两块芯片的加工精度,一块是 2纳米,另一块则是 0.5纳米,相差四倍。不过若按照平面面积来算则相差 16倍,按照体积来算则相差 64倍。再加上十进制算法的先进性,故而这块碳基芯片的算力方才达到了 2万亿亿次,更凸显出三维碳基芯片的优越性。
现今世界上所使用的碳基芯片又被称作碳基集成电路技术,乃是以碳基材料制成的碳纳米晶体管芯片。
对于硅基芯片的发展,是遵循摩尔定律的发展趋势不断前行的,然而由于量子效应,硅基材料在达到 2纳米加工工艺后,其加工难度呈几何倍数递增。
从 4119年夏盛麒麟公司成功生产出 2纳米硅基芯片开始,其加工技术便停滞不前,直至今日,依然无法生产出 1纳米硅基芯片。这倒并非加工不出,而是由于量子隧穿效应,加工出的芯片压根无法正常使用。
4120年之际,轩辕国科技院的大学士彭勇与张志矛,率领碳基纳米管晶体研究团队,历经将近 20年的艰难探索,成功突破了碳基半导体设备制造的瓶颈。
他们制造出了高纯度半导体阵列的碳纳米管材料以及碳基晶体管,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碳基芯片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
小主,
硅基芯片是借助 PN晶体管来构建集成电路的,电路构成主要包括“与”“或”“非”这三种,进而达成数字处理与计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