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兜兜转转,使团于六月初进入京城。
原本以为火车经过的地方就算繁华,当他们到达天津后,又刷新了认知。
可当他们抵达京城后,他们已经难以想象世上还有没有比大明京城更繁华的地方。
京城这些年人口大增,城里已经很难容纳,所以后续京城城墙外面开始大规模建设。
原本朱由校还考虑要不要学后世将城墙拆了,不过后来放弃了这个想法。
城墙对大明百姓和官员意义不同,这是大明最后一道防线。
京城城墙外原来就有不少百姓居住,只是规划的不整齐,前几年顺天府衙门在工部的配合下,对整个京城重新做了规划。
城里对排水系统重新建设,对那些破旧的房子也都修缮一遍,在保证不改变京城主体面貌的前提下,对房屋道路进行加固。
同时大规模建设公共厕所,虽然大明百姓不像欧洲那样没脸皮,在大街上就开始拉屎,但之前的公共卫生做的也不怎么样。
同时在城外建设更多的居住区和商贸区,以容纳越来越多的人口。
之前京城有人口百万,经过这些年发展,现在的京城里外加起来超过三百万人。
所以当使团在西山火车站下车,前往京城的时候,一路上看到的就是来来往往的人群,还有各种整齐划一的六层小楼。
城里因为紫禁城的原因,对于建筑的高度有限制,城外就没有这些限制,都是各种砖石水泥建的楼房。
京城的百姓到底是处于京城脚下,只要不是懒汉,基本都有不错的收入。
所以这些百姓各个都是满面红光,穿的衣服也都是干干净净,没什么补丁的衣服。不像以前,即使京城百姓穿的也是破破烂烂。
来往运送货物的车队更是络绎不绝,京城里外几百万人对物资的需求太大,加上对于城里建厂也有限制,所以都靠外面运过来。
一些工业品基本都是西山工业区运过来,还有就是从运河或者海路送来的其他地方货物。
粮食都是从通州转运,现在因为朝廷对大规模粮食交易的禁止,所以都处在由朱由校成立的皇家粮食贸易商社管理。
除了一些直营的粮店,也有一些个人经营的粮店,当然规模有限制,而且监督严厉。
使团众人一路在礼部人员带领下,坐马车朝着城里走去。
这一路上,他们的眼睛都不够使,看什么都觉得新奇。
进城后,礼部官员将他们带到住宿的地方,这些人习俗不同,所以安排的住宿地方是在蒙古活佛居住的北黄寺。
礼部倒是有专门给使团居住的地方,但不知道为什么,不仅外国使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