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非为攻城略地,乃为展示我大周天威,扬我国威于西陲,使吐蕃知我大周之强,不战而屈人之兵。卿当以智取胜,以仁为本,使敌知难而退,边疆得以安宁。
朕期待卿之捷报,凯旋之日,朕将亲迎于洛阳,以示嘉奖。
钦此。
郭元振接到命令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整装出发。他的威名远播,吐蕃赞普听闻他将至凉州,心生畏惧,联军的士气也开始动摇。
郭元振到达凉州后,他的策略和勇猛迅速稳定了军心。他不仅在军事上布下天罗地网,还巧妙地利用心理战术,让吐蕃赞普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不久,吐蕃赞普不得不引兵而去,后突厥可汗见势也撤兵北去。
解凉州之围后,郭元振没有就此松下一口气,即刻征调陇右兵马一百二十万,号称二百万,集于湟州,分十道齐进,过青海,向吐蕃都城逻些进军。
十路大军在郭元振的指挥下,如同十支利箭,迅速而有序地向西进发。他们穿越了险峻的山脉,跨过了茫茫的青海,直指吐蕃的都城逻些。大周的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展示着大周的威严与力量。
当大军快要接近逻些时,吐蕃赞普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知道,如果与大周的军队正面交锋,吐蕃将面临巨大的损失。于是,吐蕃赞普派出使者,向郭元振请和。
郭元振在接到吐蕃赞普的请和请求后,决定接受和谈。他明白,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和平,而不是无谓的杀戮。在双方的谈判中,吐蕃赞普承诺不再侵犯大周边境,并愿意向大周称臣纳贡。
郭元振的威望震慑了北狄,后突厥也不得不献上马匹,释放了俘获的凉州人士。从此,凉州的藩镇肃清,蕃国敬畏仰慕,令行禁止,道不拾遗,成为了边疆的典范。
在郭元振的治理下,凉州的边境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他在南部边境的硖口修筑了和戎城,在北部边境的沙漠中设置了白亭军,控制了凉州的交通要道,使得凉州边境拓展了一千五百里。他的这些举措,使得突厥、吐蕃的兵马再也无法轻易侵扰凉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郭元振还推行了屯田政策,充分利用当地的河流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使得凉州地区的粮食产量大增,军粮积存可供数十年之用。在他的领导下,凉州的百姓安居乐业,牛羊遍野,路不拾遗,一片繁荣景象。
河西陇右的百姓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为他建立了祠堂,立碑颂德。阎立均等人更是为他撰文,歌颂他的德政和武功。郭元振的名字,成为了边疆不可磨灭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