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惊魂未定

两宋传奇 东方唐宋 2408 字 4天前

张明远、费无极面面相觑,一时语塞。果然金太宗真的好像大宋太祖皇帝赵匡胤,实在蹊跷万分。西夏使臣也是得意洋洋,乐此不彼,原来夏国剑早已天下闻名,无出其右了。

子午四人心里闷闷不乐,脸上却不得不喜笑颜开。大帐里依久歌舞升平,笑口常开。

金太宗颇为赏识西夏使团,故而张明远、费无极等人在草原上留住了三日,每日金太宗都好酒好肉,热情款待。歌舞升平,喜乐无比。

张明远离开帐篷走在草原上,饱含深情道:“这女真人吃的东西,不大习惯。”此时雪消冰化,天气和暖,雄鹰展翅,直插云霄。远处一条白练,只听哗哗作响,原来是河水流淌。

费无极神情凝重,走向一个马车,背靠着车辕,双手抱胸,自言自语开来:“当年与萧燕、萧勇,也来过这里。不过当年时至夏日,那草儿墨绿,花儿黑紫。可如今春寒料峭,草儿枯黄,花儿全无。”

子午指向远方,孩子气般,笑道:“看,芦苇荡,有芦花!”但见芦苇荡,枯黄一片,白茫茫一片四散飞扬,渐飞渐远。天地之间,一望无垠。

普安看向长空,只见,鸟雀挥动翅膀,自由而欢畅。不由慨叹:“ 我记得《乐府诗集》里的话说的极是,正所谓:‘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武连道:“目下春寒料峭,乍暖还寒,你觉得你说的这歌谣与眼下景致一样么?”顿时笑出声来,又好笑又好气。

余下摆摆手,急道:“那又何妨,这草原上,夏日里的景致想必便是如此。”

张明远道:“初次抵达草原,真是难以置信。蓝天白云下,一望无垠。感觉自个渺小的不值一提。”想起初次抵达幽州草原看到的模样,不觉潸然泪下。

费无极感同身受,笑道:“不错,草原上世世代代有许多人,你来我往,无论如何,草原依然,而物是人非。想必无论谁在草原上,都不过是匆匆过客,而草原依旧如初,挺立于此。”看着张明远如此性情中人,实在好笑。

普安眨了眨眼睛,喜上眉梢,不觉仰天长叹:“我也是首次看到草原,真是不可思议。此处令人感觉心旷神怡,无忧无虑。”

子午道:“不错,比山上要好许多。这名山大川与草原相提并论,实在不好说。我时常在想,终南山与京兆府,一高一低,却互为街坊邻里。气度却大不相同。”

武连挠了挠后脑勺,反驳道:“你们真是可笑,本来就不是一样的东西,如何可比?名山大川是千沟万壑,而辽阔草原却一马平川。这心怀天下的气度,本就不俗,本就不凡。”武连一脸认真,居然有些道理。

余下饶有兴趣,马上看向武连,随即问道:“那东京,又当如何?”

张明远一怔,缓缓叹道:“东京是追名逐利,勾心斗角之处。人多眼杂,虽说热闹非凡,可也如同汴河一般暗流涌动,此起彼伏。”顿时语重心长,叹了口气。

费无极眨了眨眼睛,喃喃道:“这人生在世,自然是起起伏伏,暗流涌动。哪有一马平川,一帆风顺。如同东京汴河上的漕运,稍不留神,就是船毁人亡,令人担惊受怕。”看向远方,河流弯弯曲曲,无休无止,不知向何处流去。

子午看向那苍茫的草原,嘴里冒着白气,搓了搓手心,叹息一声,缓缓道:“听说高丽人曾对我大宋说,不可与女真人搞什么‘海上之盟’,还劝童贯说,宋辽两国乃兄弟,女真人乃豺狼虎豹。高丽人后来却马上对女真人俯首称臣,甘拜下风。”

普安神情肃穆,冷笑道:“这便是言不由衷的小人做法。劝着别人不要如何,自个却背地里下手为强。”

余下喃喃道:“可高丽人、西夏人,比我大宋好许多。”

武连仰天长叹道:“是啊,这便是树大招风,自寻烦恼。”

余下饶有兴致之际,立马追问开来:“此话怎讲?”

武连瞥了一眼余下,心想,如此浅显易懂的道理,还装傻充愣的问我,真可笑,便掷地有声道:“你说说看,如今天下人间,还有哪家比我大宋富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