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一败再败

两宋传奇 东方唐宋 2268 字 18天前

费无极恨恨的道:“两次攻取幽州城,皆是一败涂地。童贯如何向皇上交代。”

张明远冷笑道:“这不是我们关切之事,可怜此番失去了幽州城黎民百姓的民心,此乃当务之急。”

费无极道:“不错,如若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总是听说契丹人当年打草谷,打女真,欺负中原人和女真人。总是听说党项人袭扰我大宋西北。可是我宋军又当如何?听说童贯到了江南剿灭方腊,也是见人就杀,不问男女老幼。这罪孽深重,可就很吓人了。”

张明远神情肃穆,眼里含泪,道:“历朝历代的江山社稷,皆是血流成河堆积出来的,概不例外。”

费无极瞪了一眼张明远,反驳道:“也不尽然,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是兵不血刃。”

张明远点了点头道:“如太祖者,能有几人?”

费无极嘘唏不已,叹了口气,看向远方,冷笑道:“此番功败垂成,我们回到东京,面见皇上,也算问心无愧了。”

张明远冷冷的道:“可不是,童贯大权在握,这功过是非,恐怕世人皆知。”

费无极恨恨的道:“用人不当,又能如何?皇上只用童贯,谁也不用。好似离开童贯,我大宋无人了。且不说童贯心中如何去想,就是军中将领恐怕也颇多怨言。有刘法将军和干爹种师道之事在前,谁还敢在童贯下面卖命?如今人心涣散,军纪废弛,士卒寒心,将帅貌合神离,如此下去,就算拿下了幽州城,恐怕也守不住幽州城。那日宋军入城好似草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失去民心,可见一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明远叹了口气,喃喃道:“今日之局面,歹害无穷。我料完颜阿骨打知晓,必会瞧不起童贯。契丹人也不服,如若女真人和契丹人里应外合,幽州城恐怕又会易主,也未可知。”

费无极冷笑道:“那还用说,我也瞧不起,狗太监,谁能瞧得起。”张明远赶忙捂住费无极的嘴巴,告诫道:“别胡说,当心隔墙有耳。”

费无极挑了挑眉毛,恨恨的道:“你又胡说,此处哪里有墙,只有白沟河。再说,即便隔墙有耳,又有何妨?依我之见,隔墙不只有耳,还有狗脑袋。”

听了这话,张明远哭笑不得,一言不发。费无极神情肃穆,喃喃道:“不知皇上如今,做何感想?”

张明远叹道:“我看,我们恐怕在此时日无多了。回到东京,再做计较。此番北上行军,又更随马扩出使金营,这一路上可是走了不少路,说了不少话,见了不少人,做了不少事。为了大宋江山社稷,也是竭尽全力,此生无憾。正所谓,功成不必在我,夫复何求?”

费无极点了点头,冷笑道:“可不是,卸磨杀驴最是童贯的看家本领,何况你我。我等回东京,指日可待。不知那四个臭小子有没有闯祸,就怕他们有恃无恐,不知轻重,如若得罪仁福帝姬,我们也不好在皇上面前交代。这年轻人的事情,我们不是不懂,毕竟我们也年轻过,只是眼下这些年轻人心里想什么,又会做出什么出格之事,就难说得很了。”叹了口气。

张明远笑道:“子午和普安,还好说。至于余下和武连,我看不好说,毕竟他们孩子气十足。你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他们都不是小孩子,就不必操心了。”

话虽如此,可费无极心知肚明,师兄张明远总是如此,说一套做一套,口口声声不会多管闲事,却总是替人担惊受怕,便是为了范仲淹那句话“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二人说笑片刻,一同看向远方。

白沟河依然哗哗作响,月光如水,芦苇摇曳,有人吹起笛子,笛声悠悠,传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