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收藏人士无偿捐赠,一明代石香炉顺利“回家”

胡宇伦 胡宇伦 1241 字 3个月前

北京收藏人士无偿捐赠,一明代石香炉顺利“回家”

过去十几年里,北京市民刘东家中的库房内,一直搁置着一件近100公斤重的石质香炉。这个香炉略显“孤单”,它常年被屋内各式各样的古式木质家具围住。按照刘东的说法,唯一相似的是,香炉腿的制式与这些清明家具的“三弯腿”差不多。

受“冷落”的石质香炉,跨越720多公里,从北京通州到了山西晋城的泽州县。近日,它出现在泽州县大箕镇岗河村的汤帝庙前。村里老小闻讯而来,看着摆放在庙前红毯上的这个大物件。炉体上有不少刻字,一位上了年纪的老村民嘀咕:“以前好像在这庙跟前,看过这石炉子。”

炉体正面左边刻有“大明正德十五年造”,右边刻有“泽州乾河村”。受访者供图

花了3000多元在北京地摊儿上“淘”的

刘东是中国文物学会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热衷于收藏古式木质家具。十多年前,他在吕家营古旧家具市场的一个地摊儿上,看到了这件石质香炉。

吕家营位于北京南四环十八里店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古旧家具客商从河北经天津到北京,都要路过此地。老式家具制式多样,应有尽有,招来不少收藏家“淘宝”。

吸引刘东的是,这件青石质鼎式香炉上有纪年款。“摊主是个外地人,具体是从什么渠道来的我也不太清楚。当时我花了3000多元把它买了下来,后来就一直放在自家的库房里。”他告诉新京报记者。

至此,家里的其他木质家具迎来了石质香炉这个新伙伴。但对于“它来自哪里”这个问题,刘东长久未能得到答案。他只能确认这件文物的年代,因为炉体正面左边刻有“大明正德十五年造”几个大字。

这件石质香炉是刘东收藏的唯一一件石器。他说,在明清时期,刻有纪年款的大物件一般都是定制品,不量产。有人找过刘东,想把石质香炉买下来,把精美的线刻花纹制成拓片,不过刘东婉拒了。

“老实讲,这东西在我手上的价值并不是太大。但我也不想随便转让,我希望能找到这件文物的出处,把它送还回去。”在刘东看来,这件辗转多地的石炉子应早日“回家”,找到归宿。

除了是收藏家,刘东还是文保人。近年来,他多次奔波于山西晋东南地区,参加长治、晋城两地的文物保护志愿活动,与当地的文物保护志愿者也熟悉。后来,他恍然发现,晋城市下面还有个泽州县,与石刻中的“泽州”二字一致。

送石质香炉“回家”有了头绪。今年6月,刘东委托晋城市文物保护志愿者协会考证石质香炉的来源地。

岗河村村民在汤帝庙前观看石香炉。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