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提前三十年的准备1

张天浩望着众人,表面上一本正经、面无表情,可内心却暗自得意。他不过是个半路出家的商人,仅凭比他们多几十年的阅历,就显得比这群人成熟许多。

在这个时代,人们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丝机会。张天浩清了清嗓子,重新接回之前的话题:“这个苏联笑话是这样的。”他故意咳嗽一声,收敛起笑容,严肃地说道,“一个苏联工人去百货商场买电视机,付完钱后,售货员没给他电视机,而是给了他一张条子。条子上写着:‘请于三年后的上午凭本条来本商场领取电视机。’”

“工人看了条子后说道:‘你好,同志。能不能把我的电视机调整到三年后的下午提货?’”

“售货员问:‘为什么啊?’”

“工人说道:‘因为三年后的上午,我在四年前定的汽车就能到货了。要是下午提电视机,我就能开着汽车来拉货了。’”

苏联笑话与英剧《是,大臣》《是,首相》并称为人类政治的宝贵遗产,这并非没有道理。半部英剧可以治天下,一部苏联笑话能治好所有国家的精神内耗。

众人听完张天浩的苏联笑话后,面面相觑。马大炮摩挲着手掌,疑惑地问:“这苏联等货这么夸张吗?”

陈金生想了想,回答道:“好像还真是。苏联人不是买不起电视,我听说莫斯科那边工人工作三个月到半年就能买得起一台电视机,但是等货可能要等几年。”

这还真不是夸张,在苏联,等一台电视等几年是常事。一台汽车更是好几年,如果是在1985年订了一台拉达汽车,那么大概率你还没拿到货,苏联已经解体了。

“苏联在消费品级的市场上发力不够。他们在和美国争世界第一,但是底子又不够厚,只能是一条腿走路。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去当苏联的另一条腿。”张天浩说道,“消费品市场上,我们可以发力。苏联有资源,但是没有足够的技术和人力去开发。我们可以帮他们,以轻工业作为我们的积蓄。解决我们国内的造血问题,然后发力重工业。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说服苏联人同意这个计划。”

张天浩从包里拿出两份文件:“这是我研究的一些方向,大家都看看。”众人接过文件,《关于苏联联盟开设华夏百货商店的提议》。一开始众人以为这只是一个关于百货商店的开店提议,但翻开后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这份文件里提出了一个很大胆的设想。以尚未命名的华夏百货商店为核心,构建一个全新的商业体系。依托华夏商场,将华夏商品贩卖到全世界。以跨时代的技术碾压力,对资本主义商品进行降维打击。从服装鞋包,到日杂百货,从漫画杂志到小商品。这一次不是苏联援助华夏,而是华夏反哺苏联轻工业,又一次刷新了众人的眼界。

张天浩要打造一个巨型商业集合体,以此推动中国全产业的发展,让华夏更早成为世界工厂。而且这一次将不仅仅是工厂,是产品的生产者,同时也要制定行业标准,掌握世界上产业的话语权。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的项目,注定是一个时间跨度很长的项目。仅仅是这六十页的内容里就已经规划了三个三年发展计划。从中国商场的商业规划,再到其背后的产业链布局,工人培养等等。这本计划书仅仅只是粗浅地写这些东西,真正的细则还在张天浩的空间里存着呢。具体详细的东西积累起来足足有一层楼那么高了。从商业布局到法律制定、到工业区划定工人培养等等。如果非要用一个合适的形容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张天浩他们在研究所里依靠各种资料和各地发来的信息,做了一个他们自己的小型计划经济设计书!

最重要的是张天浩提前三十年布局,只为那一天的到来,一次吃撑。那么到了那时华夏将会等到一次革命的复苏,真正成为东方大国。如果放到后世也就一句话:华夏和苏联成为战列合作伙伴,而不是现在的苏联施舍。

马大炮和陈金生看完这份文件后,脸上都难掩那种震撼之色。“这是针对苏联的计划经济的吧!”陈金生喃喃地说。

张天浩点点头又摇摇头:“算是完善计划经济的雏形吧。是我们试验性走出的一步,我觉得华夏的计划经济还是最好由自己人制定。小步快跑,不要急着干高大上。”

“不过我们这个计划书还只能算是初级。实际上苏联人的计划经济也还不够高级。不然他们现在也不会面临这么多问题。实际上苏联人也知道自己计划经济的问题。所以后来才有苏联要搞ogas系统。如果要简单明了地讲解ogas系统的话,那么简明扼要地说,那就是苏联时代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它失败了。在电脑算力不足,全国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搞ogas的难度比登陆月球不知道难多少倍。”

张天浩可是经历过后世大数据时代的人。大数据有用吗?当然有,大数据杀熟,大数据推荐商品,大数据控制你吃什么、玩什么、买什么,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大数据中。这是因为大数据被资本裹挟,它所做的事情就是让苹果手机用户订酒店比安卓用户贵。根据个人消费习惯,给对价格不敏感的人推荐价格更贵但实际上产品一样的商品。但是大数据如果用在合适的地方,它自然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包括航班控制、列车班次、购票服务、水力建设、商品调配、仓储物流、农业分配等等。还是那句话,只要屁股不正,科技越发达那就越反动。

张天浩带着研究所的技术员和专家们,为了掏苏联的市场,自己建立一套计划经济模型。自己从无到有设计,在观察这个经济模型的运转。从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不断地完善这个模型,最后迈向更高的台阶。计划经济真的不能搞吗?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