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关外战略

火器营的士兵们也在紧张忙碌着。

他们仔细擦拭着火炮和火枪,检查每一个零件,确保武器性能良好。

一位经验丰富的火炮手,正对着年轻士兵讲解着火炮的射程、角度和装填技巧,他拿起一颗炮弹,展示如何精准地放入炮膛,又如何调整炮口方向,以达到最佳的射击效果。

工匠们在军工厂里日夜赶工,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他们的脸庞。

他们熟练地锻造着兵器,铁锤与铁砧碰撞,火星四溅。新打造的长枪、大刀在日光下闪烁着寒光,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军营。同时,他们还在改良火器,尝试着增加火炮的射程和火枪的射速,力求在战场上占据优势。

王克身着战甲,穿梭于各个营地之间,他仔细查看士兵们的训练情况,不时停下来给予指导和鼓励。

看到士兵们训练有素、士气高昂,他微微点头,眼中露出欣慰之色。但他也清楚,这场战斗异常艰难,容不得半点马虎。

而在关外的满清营地,气氛则压抑而紧张。士兵们面容憔悴,眼中却透着一股决绝。

他们在寒冷的北风中,匆忙加固着防御工事。有的士兵在挖掘战壕,泥土被一锹锹刨出,堆成一道道土垒;有的则在搬运巨石,堆砌成坚固的石墙,用以抵挡明军的进攻。

蒙古部落的骑兵也在营地中集结,他们的战马膘肥体壮,嘶鸣声此起彼伏。骑兵们熟练地检查着马鞍、马缰和武器,弯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光。

这些骑兵擅长骑射,是满清最后的希望之一。

康熙和布木布泰在营帐中焦虑地商讨着对策。

康熙眉头紧锁,在营帐中来回踱步:“皇祖母,明军兵力强盛,装备精良,我们如何抵挡?”

布木布泰坐在一旁,神色凝重:“我们虽处劣势,但也不可慌乱。

关外地形复杂,我们要利用好这一点,设置多重防线,步步为营。

同时,要激励将士们的士气,让他们明白,此战关乎大清的存亡。”

满清的将领们也在紧张地部署兵力。

他们将精锐部队部署在关键位置,准备迎接明军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