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重大危机悄然而至

陈池,请勿轻率言笑,此等行径虽非惊天动地,但牵涉金国重臣之女,实非儿戏。完颜休,身为金国吏部侍郎,位高权重,且性情刚烈,护犊情深,此等恩怨,必将引来其雷霆之怒。

“你言之有理,然则,面对此等强敌,我岂能坐以待毙?或可先发制人,寻机解除后患。”陈池语气中透露出几分倔强与决绝,似真有行险一搏之意,虽言及暗杀,却也透露出几分无奈下的机智应对。

王维扬闻言,面色凝重,语重心长道:“此人乃金国栋梁,身边防护周密,贸然行动,非但难以得手,反将自身置于险境。更兼你与杨过之前行径,已令金国对你有所戒备,此行若成,恐令两国仇怨更深,于你百害而无一利。”

“总镖头言之有理,然木已成舟,我岂能退缩?但求一策,以解当前困境。”陈池眉头紧锁,显然已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寻求解决之道。

王维扬沉吟片刻,缓缓言道:“为今之计,你可暂避风头于燕京城内,此地乃我大清腹地,金国之人即便心有不甘,亦不敢轻易造次。同时,务必尽快寻得萧姑娘,以防落入敌手,成为要挟你的筹码。此外,还需提醒何忠加强长安镖局总部的防卫,以防不测。”

“再者,夺取商道护卫之权,实为当务之急。一旦掌控此权,清宋两国商道畅通无阻,金国若敢对镖局不利,便是同时挑衅两国,届时,你便可借两国之势,化险为夷,乃至转危为安。”王维扬一番话,既展现了其深思熟虑的睿智,又透露出对陈池处境的深切关怀。

陈池闻言,心中豁然开朗,连连点头应允。他深知,王维扬所言句句在理,虽觉自己似被推向了风口浪尖,扮演起了一个不甚光彩的角色,但为求自保,亦为护佑镖局与所爱之人,他不得不毅然前行。

于是,二人商定对策后,陈池恳请王维扬动用其广泛的人脉资源,协助寻找萧忠慧的下落。在这关键时刻,即便是平日里看似粗犷不羁的陈池,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决绝与勇气,他深知,今日之举,不仅关乎个人荣辱,更关乎镖局的未来与所爱之人的安危。随后,面对可能引发的与金国关系紧张的后果,陈池先生仍毅然决然地指示下属继续执行既定计划。不久后,仅仅一个时辰之内,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覆盖了城中的每一个角落——从街头巷尾的乞丐、繁华酒楼中的食客,到武馆内的武者、街头卖艺的艺人,乃至各个驿站的管理者与城门守卫,皆成为了情报的提供者。这一系列高效的信息收集,让陈池不禁暗自惊叹,镇远镖局在城中的情报网络之广泛与细密,远非他这初出茅庐的小镖局所能企及,充分彰显了其深厚的底蕴与严明的组织纪律。

与此同时,李可秀大人亦遣人送来书信,对陈池先生在危难之际伸出援手救其爱女之举表示了高度的赞赏,并承诺日后必有厚报,更主动提出愿协助搜寻失踪的萧忠慧。然而,陈池先生婉言谢绝了这份好意,他深知自己身为镖师,职责在于守护与传递,而非卷入复杂的政治漩涡。他坚守中立,不愿依附任何一方势力,只愿在纷扰的江湖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专注于镖师的本职工作。

夜色渐浓,月挂中天,更夫的梆子声已响过数轮,标志着深夜的到来。陈池先生的面色愈发凝重,他深知时间紧迫,但城外探子已遍寻燕京城每一个角落,却仍未能找到萧忠慧的丝毫踪迹。这份无果的搜寻让他心急如焚,额头上的汗珠密布,却无暇顾及。

“陈兄,切勿过分忧虑。既然金人仍在原处守候,说明他们并未得手。”王维扬适时地宽慰道,“只要萧姑娘尚未落入敌手,我们就有希望。我们应当加派人手,继续搜寻,定能将她寻回。”

陈池闻言,心中虽感温暖,却也暗自苦笑,王兄的好意他自然领情,只是这番话听起来颇有几分悲壮意味,让他不禁生出几分无奈。正当两人商议之际,门外突然闯入一名神色慌张的小厮,打断了他们的对话,预示着新的变故即将发生……“禀报陈镖头,门外有位访客,神色严峻,我等竭力阻拦却未能奏效。“话语间,略显急促与不安,话音甫落,陈池只觉眼前景象一闪,定睛凝视之际,心中不禁泛起苦涩涟漪。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不速之客,竟是吾之债主。“他暗自忖度,心中五味杂陈。

“陈兄,此刻,你是否该有所交代?“面前,萧半和身着一袭紧身夜行衣,面容上满是不悦之色,被欺骗的愤慨显而易见。

“萧兄,且听我一言,切勿冲动!“陈池心中忐忑,连忙堆笑,试图缓和气氛,未料对方手臂一挥,手掌已近在咫尺。

“莫非是……葵花点穴手?“陈池心头一凛,深知萧半和武艺高强,自己与之相较,无异于蚍蜉撼树。然而,对方的手掌却在他眼前稳稳停下,力度与角度拿捏得恰到好处,尽显高手风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后,萧半和缓缓张开手掌,一张几近揉皱的纸条映入眼帘,其上赫然写着:“萧忠慧已被掳,今夜子时,观音庙相见。“字迹工整,小篆流畅,透露出书写者不凡的文化底蕴与从容不迫的心态,令陈池不禁感慨:“这年头,连绑匪也如此文雅。“

“何人胆敢如此?“陈池脱口而出,随即又觉此问多余,若萧半和已知幕后黑手,又何须来此质询?当务之急,应是设法营救。

萧半和投以责备一瞥,转而向王维扬问道:“王总镖头,您行走江湖多年,能否从这张纸条中寻得蛛丝马迹?“

二人显然交情匪浅,王维扬接过纸条,细细审视片刻后,沉声道:“此纸乃湖州特产宣纸,墨色中隐有梅香,应为徽州梅花墨所书。字迹苍劲有力,透露出书写者应为一位温文尔雅的中年男子。“

此番分析,既展现了王维扬深厚的江湖阅历,也为接下来的营救行动提供了宝贵的线索。“王兄,您的洞察力令人钦佩,几有福尔摩斯之风范,然愚弟心中仍存疑虑,恐其中多有臆测之成分。“

“那么,此谜之关键人物究竟是何方神圣?“萧半和继续追问,王维扬轻抚眉头,沉吟片刻道:“线索稀缺,难以断言。但可确定的是,此人对令爱并无加害之意,至少,未显露出与金国为伍之迹象。“

此言有理,若非如此,城中金国潜伏者岂会如此大费周章地搜寻而无实际伤害之举。萧半和闻言,微微颔首,语气沉稳:“既是如此,非金国之敌便好。我等即刻前往观音庙探查。“

陈池闻言,眉宇间闪过一丝无奈,显然,这“我等“之中,自己亦被无形中纳入其中。转念一想,确是应当主动承担,毕竟是将萧兄爱女托付于己,却不幸走失,岂能置身事外?

“老夫愿随行相助。“王维扬主动提出,却遭萧半和淡然一笑,婉拒道:“王兄美意心领,然此行,萧某自信尚能应对,世间能令我束手之人,实为少数。“

此等风范,尽显高手之姿,对于主动请缨的援手亦能泰然处之,其气度令人折服。然而,陈池心中却泛起涟漪,暗自思量:既连王维扬这等高手都不需,却为何偏要携自己同行?莫非其中另有深意?

陈池心中警铃大作,意识到此事背后或许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图谋,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似乎正悄然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