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阮安落座,人们自然意识到另一个座位是给谁准备的。

除了王振,还有谁能让陛下额外设座?

大明本就没有宦官入席上座的道理,阮安为人还称得上谦逊低调,又是三大殿修缮一事的主理人,他上座也就罢了,王振又有什么资格入席?

只是皇帝就在上面端坐,大臣们敢怒不敢言,只得将目光投向了内阁的几位阁老们,尤其是杨士奇和杨溥。

这二位阁老可是皇帝的老师,面对此情此景怎么能一言不发呢?

杨溥和杨士奇何尝不知道自己应该主动开口,尽管他们与皇帝更加亲近,但也知道这个时候出声是在触霉头。

朱瞻墡和朱瞻埏也明白这个道理,都各自移开了视线,恍若未闻。

朱祁镇却对这种氛围全然不在意,反而对身旁的人催促道:“王先生怎么还没来?慢吞吞的。”

旁边的王力额头有汗,赶忙道:“这……皇爷,王公公要从侧门入内,是绕了些远……”

朱祁镇不以为意,大手一挥,道:“开东华门的大门,让他入殿赴宴。”

大臣们面面相觑,坐在这里的都是人精,立刻便明白过来了。

如今太皇太后不在,剩下的能够压住王振的人屈指可数,无非是朱祁镇本人连同内阁的杨士奇和杨溥,然而这三人由于各种原因,采取的也是姑息纵容的态度……只怕以后他们的日子不会好过了。

朱瞻埏看他们神色各异,还是忍不住对五哥小声道:“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朱瞻墡端起酒杯掩唇,道:“和咱们不相干,王振就是再怎么厉害,也不会到咱们头上动土。”

王振顶破天也就是个太监,哪有胆子敢摆这么大谱?无非是狗仗人势罢了,可王振就是再怎么跋扈,也不敢到皇室头上动土,那样无疑是触犯皇家的逆鳞,只能沦为被皇帝利用后又抛弃的弃子。

朱瞻埏轻轻地叹了一声,稍稍挪动视线看向朱予焕,却见她竟然已经站了起来,笑盈盈地说道:“王公公这一路不好走,不如我亲自去接,免得耽搁了宫宴,更浪费了陛下对他的一片赏识宠爱。”

众人闻言都不免大吃一惊,怎么也没想到一直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的顺德长公主会突发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