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知觉

我是正德帝 吾观复 1375 字 14天前

郭勋深深低下头,这事儿自己心中不仅知道,还很门儿清。只是这事儿科道可以说,自己却不能说,但是该怎么给圆过去,这是个挑战。

朱厚照见状悠悠道:“各营提督一下军官之军伴者占用兵额也忒多了吧。”

军伴就是大明代军队中服务于武官的群体,主要是负责警卫、勤务等,看似和伴当相似,但是伴当属于军官自行招募,国家不负责他们的粮饷,而军伴则是由国家统一管理,是武官的待遇,军伴对于士兵来说实际上是一种差役号称当差军伴或者补役男。

源头嘛,自然是大元了!其源头可追溯至元朝的伴当,即“那可儿”。

那么军伴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当然是从太祖高皇帝时期就开始了,其实和刚开始还好,军伴制并未有什么问题,在英宗时土木之变后,为了恢复京营战力,景泰三年选编十营团操,称团营。每营设坐营都督一员,都指挥三员,下设指挥、把总指挥、领队、管队等官。为了解决各军官的军伴需求,朝廷第一次明发军伴的配置人数,“总兵官六十人,坐营都督及五千神机营伯三十人,达官侯伯二十人,都督十人,都指挥四人,坐营都指挥八人,其余把总、管队、指挥、千百户、镇抚俱一人。”

朝廷虽然设置了军伴数额,但是你还是不知道他们私下里会多占用名额啊。

于是成化十四年,被文臣喷成的权宦,御马监太监汪直奉旨巡边,在永平时发现“镇守守备内外官员中间,多有将备边军士私自占用二三百名或百五十名,妨碍操守。”

汪直作为大太监,都不敢现场直接处理此事,反而很是守规矩的上奏明宪宗,请求“将镇守至管队官,俱定与军伴名数。”可见这里面的水多深。

但是成化间朝廷军伴制度的规范却是是大太监汪直主动推动的,于是在成化十四年连续发布政令,规范军伴的定额与使用,毕竟多占军伴最主要体现之一就是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

但是毫无意外,享有军伴的武官、镇守内臣则竭力反对。

这件事终于引起了文官的重视,成化二十一年正月,文臣建议将各官军伴数量削减过半,遭到勋贵武臣的强烈反对,提议失败!

二月,以兵部尚书为首的文臣再次针对军伴弊端说服宪宗皇帝,成功削减了高级武官的军伴定额。

不过,很快以神机营监枪内臣为首的武臣,直接向皇帝进言,以“近减军伴”不足使用为由“奏乞增益”,宪宗皇帝似乎考虑到了什么,竟然允许了,军伴制度很快相同虚设。

弘治十一年,兵部侍郎李介巡视边防,发现多占军伴的情况压根就没得到改善。兵部尚书刘大夏也上疏道:“管营内外官员,率于军伴额数之外,摘拨在营操军役使,上下相袭,视为当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军伴不仅影响了军队战斗力,内臣、勋贵的出发点也不仅仅是自劳役需求,还有一大动力就是军伴名目“冒支月粮,办纳月钱”,而且有些军士虽然列名于军伴名册,为了不承担实际劳役,就通过诸如“按月包银”的形式向武官、内臣缴纳银钱。

那么大明军队的总头子朱厚照皇帝陛下以穿越者身份如何的得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