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王师傅问的话,朱大贵也没有藏私,而是把自己卖蛋的过程,全都说了出来。
毕竟在朱大贵的心里,会这样卖蛋的也只有他了,就算其他摊贩想这样做,也办不到,因为那些客人只认他的招牌。
王师傅也是头一次听说还可以这样卖蛋的,不禁好奇的问道:“大贵,那买的人多吗?你怎么想起来要这样卖啊?”
“王师傅,每天买的人其实不多,但只要有五六个人过来买,那我筐里的鸡蛋和鸭蛋就能全部卖掉。
我会这样卖,也不是头脑发热突然想出来的,而是去摆摊的地方,认真做过调查。
因为街上摆摊卖鸡蛋的多,卖鸭蛋的少,而且鸡蛋比鸭蛋贵,但鸭蛋还是有人去买的。
如果我单独卖鸡蛋或者单独卖鸭蛋,就跟其他摊贩没有什么区别了,肯定也比不过长期在这里卖蛋的摊贩,毕竟他们也有固定的客源。
我如果跟其他摊贩那样卖蛋,只能把价钱定的更低,才能吸引到买蛋的客人,可我如果这样做了,那我就不赚什么钱了。
所以我就把便宜的鸭蛋和贵的鸡蛋,放到一起去卖,不仅鸭蛋能卖掉,鸡蛋也能卖掉,而且我还能保证每天卖的鸭蛋和鸡蛋,都是最新鲜的。”听到王师傅问的话,朱大贵自信的回道。
王师傅听完朱大贵这一番卖蛋的言论,就觉得朱大贵这个小伙子不是一般人。
他小小年纪就这么会做生意,还能把这里面的门道讲得头头是道,明明白白,看来他在厨房当采买也只是暂时的,掌柜王进肯定还会安排他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有了这个看法,王师傅就觉得自己要跟朱大贵,多学习买菜买肉,不能完全依靠朱大贵,要不然等朱大贵走了,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而且在王师傅看来,朱大贵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小伙子,不仅长得俊俏,能说会道,聪明机灵,也很会做人,跟他聊天的时候很有耐心,不急不躁的。
王师傅之所以会这样夸朱大贵,也是他多年说媒的经验,毕竟他看得人太多了,知道什么人好,什么人不好,所以他又开口问道:
“大贵,这里没外人,你跟我说说,你多大年纪了,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