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知道李世民要灭高昌的事还是李泰告诉他的,当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一愣:不对呀!时间不对呀!我记得应该还得有几年的时间呢?怎么才贞观五年就开始了?难道是因为我的原因提前了?
李泰见李恪吃惊发愣不由的心中一笑:看来他在宫里没有什么内应呀!这么大的消息他刚刚知道?不像是装的!要不试探一下!
“二哥你还不知道?”
“呃……青雀我的确是刚听到你说,不过这些事有父皇做主就行,咱们现在应该好好学习,争取早日授衣。”,李恪也没有在意李泰别有用心的提问,随意回答道。
“哎呀!二哥!你这消息太不灵通了,也是你搬出宫中后就是不方便呀!其实你……”
“青雀!有些事你我知道和不知道意义都不大,咱们也左右不了父皇,况且朝堂之上还有那么多的能臣良将,父皇需要咱们参与之时自然会知会我们!”
“可……好吧!二哥你说的对!”,李泰见李恪很不在乎也就没有继续试探下去,反正吃亏的不是自己,既然你自己觉得没什么事,咱就不必多此一举!
李恪认真的学习了一上午,下学时一个太监叫住了他说是太上皇想见他,李恪摇了摇头便来到了大安宫。
“孙儿李恪见过皇祖父!”
“行了!免礼吧!不错听说和岭南的冯家结了亲了!怎么想媳妇了?”
“皇祖父!这事您说我能做主吗?”,李恪无奈的道。
“怎么!听你这意思还不愿意?不过那封地换的确实有点亏!要不朕去找你父皇给你退了!换成越王去怎么样?”
“啊……这不太好吧!”
“哼!都是口是心非的东西!”
李恪一听心道:你这是连自己都骂了!我是东西那你是什么?
“怎么?还不服气!北地寒苦,不如蜀地富裕,真不知道萧瑀怎么被你说服的,就凭蓟州那个刺史,能成什么事!”
“皇祖父您说的孙儿听不懂呀!”
“行了!在朕面前不必装了!既然被封燕王了,朕在北面给你找了个盟友,有空你们好好谈谈,怎么也比一个刺史强!”
“皇祖父!孙儿还得几年去就封!这不好吧?”
“有什么好不好的!也不是让你去造反!即使你父皇知道了也不会在意,反正他还想补偿你呢!行了!你自己知道此事就好!滚蛋吧!”
“孙儿告退!”
待李恪走后李渊自语道:“都不是安分的主呀!呵呵!目前前也就是他还能凑合着有点能力,就是这计谋漏洞百出,魄力也都不随老二,想上朝堂有话语权,直说就好,非得弄这么大弯儿,不过越是这样其他人就越会对他放下戒备,也许这就是背后之人给他本身定的计谋也说不准,剩下的那两个也就那样,大唐的将来堪忧呀!”……
而李恪回到府中用完午膳后想休息会儿,但想起李渊和他说的就来了精神:这老头应该误会了,亲事是冯盎自己提出的,他应该是想让李世民安心南疆,估计一开始应该是李承乾,但太子肯定不能和他家结亲,否则朝堂之上会弹劾他有非分之想,李泰应该没看上,这才选了我,呵呵!弄得一帮人胡乱猜想,我只是想找个靠海的封地,结果老头给弄了外国的盟友,高建武估计也没有想到,这个亲王盟友会对他有想法,不过他这消息倒是灵通的很!说起消息,李泰今日估计想试探我,哪知道我并不在意这个,他又该多想了,哎!老让他们误会多不好呀!嘿嘿!……
灭高昌的战争最终还是没有打起来,不过侯君集倒是趁机占了五座城池,当然这里的百姓对于唐军的到来没有什么反感,甚至城中富裕的人家还向他们打听是不是以后自己就是唐人了,弄的军中司马有些不知所措。
唐俭来到高昌国都的第二天,鞠文泰就接见了他,并给他办了接风酒宴,结果唐俭以舟车劳顿为由拒绝了,又休息了一天,直到第三天中午唐俭才去见鞠文泰。
“主上不可呀!这大唐分明是在压榨我国,主上万万不可答应呀!”
“呵呵!你们可以不答应,而且说实话,陈国公和邳国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