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心理学奥秘 凝香笔 2307 字 3个月前

(三)转变的策略

1. 增加情感表达与互动

父母要意识到情感交流的重要性,主动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互动。比如,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在孩子取得成绩时,给予真诚的表扬和鼓励;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给予温暖的安慰和支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 逐步放宽控制的程度

父母需要逐渐放松对孩子的严格控制,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的空间。例如,在选择课外活动时,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而不是完全由父母决定。

三、溺爱型教养方式

(一)典型特点

1. 高回应但低要求

溺爱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几乎是有求必应,给予孩子极高的情感回应,但在行为规范和学习等方面却很少提出要求。比如,孩子想要买某个玩具,父母不管是否合理都会立刻满足孩子的愿望;孩子不想写作业,父母也不会坚持让孩子完成。

2. 过度满足孩子的需求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父母往往会过度满足孩子的物质和情感需求。例如,孩子在吃饭时,父母会追着孩子喂饭,生怕孩子饿着;孩子在外面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父母总是袒护自己的孩子,而不考虑是非对错。

(二)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1. 孩子可能缺乏独立性与挫折承受力

因为父母总是过度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很少有机会去独立完成一件事情,从而导致他们缺乏独立性。例如,孩子可能到了很大的年龄还不会自己穿衣、整理书包等。而且,由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过挫折,他们的挫折承受力非常低,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一蹶不振。

2. 容易养成自私与任性的性格

孩子在溺爱的环境中成长,会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顾及他人。例如,在与小朋友分享玩具时,他们可能会拒绝分享,表现得非常自私。而且,他们会因为父母的纵容而变得任性,想要什么就必须得到,否则就会大发脾气。

(三)改善的方法

1. 设立适当的界限与规则

父母要开始为孩子设立一些必要的界限和规则,让孩子明白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随心所欲。比如,规定孩子每天只能看一定时间的电视、玩一定时间的游戏等。

2.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例如,让孩子自己学会穿衣、洗漱、整理房间等,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提高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

四、忽视型教养方式

(一)主要表现

1. 低要求与低回应

忽视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很少提出要求,对孩子的行为表现也不太关注。比如,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好坏,父母可能并不在意;孩子在外面做了什么事情,父母也很少过问。

2. 对孩子缺乏关注与引导

这类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和引导。例如,孩子在选择兴趣爱好或者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时,父母没有提供任何建议或者帮助,让孩子在迷茫中独自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