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江瑞源毅然决然地决定在华南等地区接连调兵遣将,主动出击。
自从战争拉开帷幕的那一刻起,江瑞源便始终坚守着“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理念。
他有条不紊地指挥军队,不断收缩防线,集中优势兵力,确保己方有足够的有生力量来应对敌人的进攻。
这种策略在抗日战争初期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步步为营,稳中求胜。
然而时过境迁,当下的情况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小鬼子们自身都陷入了重重困境,应接不暇。
如果此时江瑞源仍然固步自封,一味地采取保守战术,继续压缩战线,那么这就不再仅仅是实力不济的问题了。
这种消极抗战的行为一旦被公之于众,摆到台面上来,必然会引发众人对其抗战决心和态度的质疑。
到那时,不仅要重新审视他是否真心实意想要抗击日寇,就连国际方面给予的援助也需要重新考量一番。
毕竟人家提供援助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借助力量有效地牵制住日军,而绝非是让某些人借此机会作威作福,养尊处优。
此时此刻,林宇的心思完全不在山城身上。因为平定平津之后,他即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与关东军那几十万精锐部队交锋。这让他感到压力如山般沉重。
不仅如此,为了确保地方的安全稳定,他还急需大量的士兵来执行任务。而且,刚刚经历过激烈战斗的几十万部队也急需休整和调整。
那些表现出色、有能力的军官应当得到提拔,以激励士气;同时,一些疲惫不堪的将士们也应该享受应有的假期,恢复体力和精力。
然而,要管理好这数十万的庞大军队绝非易事。若不是有几万训练有素且纪律严明的系统兵协助,林宇恐怕很难掌控住这样一支规模宏大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