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规则,每户人口最低得耕种一顷,也就是一百亩土地。
这么多人口土地,不可能凭空生出来,得从其他郡县的地盘上分出去。
目前的方案,是将雍南县并入奋威郡,将温泉关并入泾阳。不过兹事体大,还得国君拍板同意才能办理。
国君听完汇报,正要说话,却听刘定边开口了。
“微臣以为,此事不如等战后再议。”
他的意思很明显,就是等打完仗,抢到新的土地再分配,这样就不用来回折腾了。
一旁的刘闵听了,脸上露出一丝不悦。毕竟是到嘴的鸭子,他可不想再等,省得夜长梦多。
正要开口表明意见,却见方选朝他一个劲使眼色,同时轻轻摇头。于是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转而拱手表示支持刘定边的意见。
既然二人达成一致,国君也乐得接受,便下令此事将来再议。
宗正府少卿随之退下,剩余几人又简单交流一番,随后也都告退。
出了宫门,刘铎先去了南城,其余人则前往北城各自的官署办公。
路上,刘闵凑到方选旁边询问,方才是何用意。
“世兄之才,比北海郡公如何?”方选反问。
刘闵略一思忖,虽然心中有些不服,但还是老老实实答道:“不及。”
“那论国君信任,世兄比之北海郡公如何?”方选又问。
“远不及。”刘闵这次回答得十分干脆。
“温泉关与泾阳同为北方重镇,兄台一人身兼两镇长官,该是喜事,还是祸事?”方选又问。
刘闵此时已经反应过来,但还是嘴硬问道:“何来祸事之说。”
方选摇摇头,说出自己的分析。
数代北海深受国君信任,除了忠心耿耿。能打硬仗,最关键是他们家没有野心。一百多年以来,一直就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从来没有带军队南下一步,也从来没有扩大封地的想法。
即便刘铎被召入京师为官,碰到政治斗争,也都会主动退让,从来没有表现出一丝拥兵自重的苗头。
在面对三黄的扩张时,他这一点可以算是软弱,但同时也是在向外界表明,他没有任何野心,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他才深受国君信任,有任何事情,都第一时间想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