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秦军困顿、晋军颓势

雍凉风云 黄油之手 1984 字 3个月前

前秦建元十四年(378年),冬十二月,襄阳城。

自七月中,石越率军自淯水顺流而下,突袭南岸立下营寨,苻丕、慕容垂等人先后率部会师,秦、晋两军在襄阳城下已相持近半年。

前秦的十数万军队并不是毫无作为,襄阳上游,以守为主,防备南岸的晋军依托江中沙洲,潜入北岸沿江湿地后发起的袭扰。

下游,则是主攻方向,秦军以汉淯二水交汇处的大渚水营,配合襄阳城东的南岸围城大营,将襄阳以东分驻晋军的大小江渚逐个肃清。

但襄阳外城失陷后,朱序退守中城,城南的岘山却仍在晋军控制,准确来说是位于襄阳城东南五、六里的岘首山,这使得在襄阳城东扎营的秦军必须分兵设防,无法集中全力攻城。

西晋时,羊祜曾都督荆州,坐镇襄阳筹备灭吴,他最喜登岘山远眺,吟歌饮酒,因受百姓爱戴,死后于岘首山脚为其建庙立碑,称堕泪碑。

岘首山东临汉江,其间险狭处称凤林关,孙坚追击黄祖时,就是在附近中箭身亡。

岘首山也称下岘,在其西侧,就是被称作上岘的万山,两山夹峙,万山北临汉水,其间有柳子关,扼控自西而来的秦巴古道,是东进襄阳的咽喉要隘。

被称作中岘的紫盖山则位于襄阳城西南方,位于檀溪寺以南五、六里,山势蜿蜒向西,北麓是通往中庐的必经之地。

襄阳上游、万山北侧,汉水江面更加宽阔,南岸江渚连绵,难以清剿,城西地形狭窄,被山、水、城、关四面包夹,即便立营也易受袭扰,不利于大军长期驻扎,因此没有成为前秦的重点进攻方向。

已经失陷的襄阳外城,只是中城的城墙、壕堑之外,由市集发展而来的聚落,并没有像样的防御设施作为凭恃。

石越以五千人登陆南岸、攻陷外城,胜在突然,而朱序的无备,前提是秦军在后续部队到达后,以兵力优势封锁北岸,使得襄阳的晋军未能及时得知宛城陷落的消息。

朱序虽然退守中城,可在面对外城以东日渐增多的秦军时,心中仍然底气十足,除了驻扎在岘首山的桓戎分担了一部分压力,还有西城、鱼复两个方向对秦军的阻滞,而岘首山没被攻下,江陵方向的晋军就可以随时北上增援。

桓戎出身铚县桓氏,此前担任东晋新野太守,在前秦大将杨安的侵袭下,失地后退到江南屯于岘首山,以期戴罪立功,他早年曾随父亲桓宣先后驻守过襄阳、岘山,他的曾祖父桓诩担任过义阳太守,新野郡是在西晋末年由义阳郡中分立出来。

而朱序就是义阳平氏人,他的父亲朱焘在庾翼麾下任司马时,与桓戎的父亲桓宣颇有交情,两家可以说是几代人的故交。

驻守鱼复的则是毛穆之、毛球父子,毛穆之曾在庾翼麾下任参军,与朱序的父亲朱焘是同僚,两家同样是旧交。

西城守将是领魏兴、晋昌二郡太守的吉挹,杨亮父子被桓冲召去上明入其幕府任职后,西城的防御就已是摇摇欲坠,前秦以韦钟入汉中担任梁州刺史,苟池、毛当、王显等人将兵进驻武当,西城东、西两路遭到断绝,陷落已进入倒计时。

鱼复方向也是经过数次拉锯,前秦夺取梁、益二州时,桓温刚死不久,东晋因为梁州刺史杨亮、益州刺史周仲孙各自弃守,桓冲调毛穆之、毛球父子入蜀救援巴郡,却因军中缺粮,前秦宁州刺史姚苌又从成都方向进抵垫江,二人只得放弃继续向南进兵,被迫从巴西郡退回巴东郡。

巴郡与巴西郡、巴东郡合称巴、三巴,与蜀郡合称巴蜀,治所位于江州县,垫江位于江州以北。

前秦夺取梁、益二州次年,蜀人张育、杨光起兵反秦,遣使向东晋称藩。

东晋方面,竞陵太守桓石虔与江夏相竺瑶联兵三万奉命攻蜀,戍守垫江的前秦宁州刺史姚苌兵寡不敌,率部撤退到成都郡东北、广汉郡东南的五城,五城县得名自汉代所置五仓。

当时,杨安镇守成都,遭叛军首领张育、杨光与巴獠酋长张重、尹万引军数万围攻,形势危急时领军入蜀救援的邓羌赶到,先与杨安配合击败发生内讧的叛军,随后又汇合姚苌,在五城东南方向的涪西,大败桓石虔、竺瑶,迫使二人退回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