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梅和陈招娣手挽手,一起看着他们十一年前在广市的买的房子。
陈招娣看到这一片房子,住的不是大学生就是外国人的时候。
不禁感慨道:“还是亲家你们有眼光,现在这里的房子,价格都不知道翻了多少倍了。”
而他们当年,仅仅只用了两百零五块钱,就买到了。
张玉梅笑着摆摆手:“哪里是我们有眼光,是勤勤有眼光。”
“当年要不是勤勤想要买,我们根本就不会有这个想法。”
“现在我们什么都不用干,每个月就能有大笔大笔的租金入账了,多好呀?”
“那确实,哈哈哈。”
墩墩跟在她们身后,听到她们的话,只是一味的苦笑。
她们确实什么都不用干,但是自从墩墩来了广市以后,就开始了打杂的生活了。
因为觉得墩墩就在广市,陈招娣他们就觉得,与其让陈负责人赚他们的钱,还不如让墩墩赚。
所以从去年开始,墩墩就正式接手了出租、收租、维修房子等等等等的活计。
以至于墩墩一有时间,就要去处理租客反馈的各种问题。
墩墩的同学看到他一离开学校就忙忙碌碌的,还以为他是家里比较困难。
所以才要兼职挣钱,又看到他穿的衣服和鞋子都是进口的。
就善意的提醒了他好几次,让他不要在穿着上花太多钱,把钱省下来当伙食费。
这样就不会那么辛苦了。
墩墩听到其他人的提醒,心里更是苦不堪言。
他又不好说他家里不困难,这些房子都是他们家或者是亲戚家的。
而身上的衣服鞋子,也多数都不是他买的,而是朱莉送的。
面对其他同学的议论纷纷,墩墩只能选择一笑而过,不作回应。
而墩墩这样的做法,在一部分人眼里,那就是冥顽不灵。
渐渐地,就有一部分开始疏远他了。
不过墩墩也不在意,毕竟他上学时为了学习,不是拉帮结派的。
真正交心、值得深交的朋友,并不会因为一些不知真假的东西,而去疏远自己。
......
又是一年除夕夜。
黄家人和几位亲家们难得齐聚一堂。
为了庆祝省咸菜厂在过年前又签到了几个大单子。
今年的年夜饭,黄爷爷和黄奶奶决定自掏腰包,不让小辈花一分钱。
之前黄勤勤和上面谈的条件,承诺给他们省咸菜厂和市咸菜厂各百分之五的收益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