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缨络啊!快些说来听听!”
兆吉眉梢轻挑,眼眸中满是好奇之色,急切地催促道。
“是!父皇!”
兆缨络莲步轻移上前,走了几步后,又似有所顾忌地回头看了看大姐兆金奴,只见兆金奴微微颔了颔首,眼神中带着一丝鼓励。
“父皇!想我大嵩,向来以诗词歌赋为深厚底蕴。如今天下太平,我大嵩已无战争之忧,正该着眼于国之底蕴,大力弘扬,方能尽显我大嵩之辉煌盛景!”
兆缨络声音清脆,侃侃而谈。
“我大嵩自来便有举办诗会的优良传统。上京有上京诗会,那可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之所;地方上如江宁,亦有濮园诗会,皆是声名远扬、文人墨客心驰神往之盛地。”
“举办诗会,于百姓而言,可丰富其精神思想,于国而言,更能将我大嵩的文化底蕴展露无遗,让四方来朝皆能领略我大嵩之风华绝代。”
“故而儿臣以为,当把上京诗会办得更为盛大隆重,以此稳固全国民心,同时亦可庆贺我大嵩大败晋国之赫赫战功!”
兆缨络说得慷慨激昂,小脸涨得通红。言罢,她又像个寻求认可的孩子般,转头看向叶天。
叶天见此,嘴角微微上扬,毫不吝啬地投来一个赞许的目光,那目光仿若春日暖阳,瞬间让兆缨络心花怒放,一抹甜美的笑意绽放在她的唇角。
兆吉微微仰首,双眸轻阖,修长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皇椅扶手,片刻后,缓缓睁开双眼,喜悦之色已如破晓晨光,悄然在面庞上晕染开来。
“众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兆吉轻咳一声,稍稍收敛了脸上的悦色,端出一副威严之态。可这些大臣们,皆是久居朝堂、深谙君心之人,犹如精明的猎鹰,怎会捕捉不到陛下眼中那一抹难掩的欣喜。
“陛下!老臣以为公主所言甚是!”
王安石身姿挺拔,步伐沉稳地站起,声若洪钟,朝堂之上余音袅袅。
“不错!王大人所言正是微臣之肺腑!”
一位大臣紧接着附和,眼神中满是谄媚。
“臣附议!”
“臣亦附议!”
……
刹那间,朝堂之上仿若奏响了一曲整齐划一的附和乐章,所有朝臣皆表明了赞同之意。
“桓儿,你认为呢?”
兆吉的目光仿若利箭,转而射向坐在一旁的太子兆桓。
“父皇!皇妹所言甚是!”
兆桓恭敬起身,行了一礼,仪态优雅,不卑不亢。
“叶爱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