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学分制

“这岂不是说咱们实验班的学生吃饭、洗澡都是免费的?”班里最高的男生压低了脑袋对叶晓凡窃窃私语道。此人名叫舒超,来自西边德明市景顺县一个山村,是叶晓凡的同桌,也是梁永生指定的班长。

叶晓凡见他这样问,在纸上列算了起来。稍微一算两人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学校早餐免费,午餐和晚餐一次消耗零点五到一分币,这样算,如果单单吃饭似乎学校给的学分币也够用了,但洗澡、图书馆查资料这些可都如同必需品,都得消耗学分币。光靠学校给这些,日子肯定捉襟见肘。两人对视一眼,学校这免费餐不好吃啊!

不只叶晓凡和舒超,此时这群尖子生们一个个跟斗地主似的都在痛斥着这学分制管理。也有同学想到了一些弥补学分币不足的办法。比如和普通班的熟人搭伙吃饭,用对方一卡通现金充值,不用自己的学分币。这种办法学校还真不管,学校认为人缘好也是能力的一种。

不过,最常用的方式还是去学校学生会申请义工岗位,通过打零工来赚取学分币,缺点就是耽误一部分学习时间。

舒超想到自己的饭量,不禁摸了摸自己肚子,感觉今后一段时间要对不住它了。

叶晓凡还好,舍庆春早就给他打过预防针,只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学习方向略有些惆怅而已。

实验班的一大特点便是分专业,类似体能生报考志愿。当初设立实验班针对的便是学习能力优异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而言,数学、语文类等基础科目教材自学便能学会,甚至有的学生连高中的课本都自学完了。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最初学校尝试引入了几个兴趣科目,结果学生们学习效果非常明显,于是学校便将这一做法固化下来,经过几年发展,科目分类逐渐完善,加上又外聘了一些大学兼职老师,实验班便有了如今的十来个专业。这些专业以理工类为主,毕竟文科注重的是底蕴的积累,不是短时间能见效的。

上午学生们填写完专业志愿,学校便为每名实验学生指定了一名指导老师,这一做法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进入实验班以来的首次温暖。

叶晓凡选择的专业是机械制造,他的指导老师名叫孙新学,按照学校长廊里优秀校友录中记载这位孙老师不仅是海川大学的客座教授,还是国家航天研究所的首席专家,颇有威望。

中午叶晓凡、舒超、舍庆春三人一起吃午饭,舍庆春得知叶晓凡的指导老师是孙新学,对这位孙老师是赞叹连连。原来这位孙教授也是义正中学毕业的,而且还是第一批实验班学生,参加工作后经常带着项目往返于海川大学和义正中学,算是回馈母校。义正中学校办工厂里面仅有的一个国家级实验室也是孙老师给申请下来的。

关键是孙教授还第一次带学生,叶晓凡自然很高兴,也让得班上不少同学一阵艳羡。

“晓凡,你说你是不是关系户啊,怎么就能找到孙教授的?我咋就不行?”舒超打趣道。舒超报的也是机械专业方向,他的指导老师正是班主任梁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