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2章 飓风

脑变 曾经心动Zzz 1445 字 1天前

曾凡的打算就是让云团远离岛屿和大陆,先向北,再转向东,最终消灭在大西洋上。

陆地上水往低处流,空中的云团也一样,从高气压带向低气压带运动。

制造低气压带也不复杂,就是降低空气密度,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温度升高,体积就会膨胀,空气整体的密度也就降低了。

当然,空气都是流动的,周围的空气会自发补充过来,维持气压的平衡,想要形成低气压带,必须有一个个足够规模的连成带的低压中心,并且这些中心的气压必须一个比一个更低。

与形成雨云不同的是,要制造低气压中心,需要源源不断的释放能量,加热周围的空气才行。

幸亏这些都是在地底充满能量才带出来,不然的话,曾凡的实验都没法进行下去了。

在曾凡的操作下,距离维京群岛东北方向三百多公里的海面上,一个高度四五千米的小型低压气旋逐渐生成,一点点变大。

仿佛钓鱼一样,他之前一路抛洒的像鱼线一样被这个气旋吸引过来,鱼线后面拖动的大鱼,就是那一片十几公里长的云团。

低压气旋越来越大,吸引来的不仅那一条大鱼,四面八方的空气都汇聚过来,增加着气旋的动能。

庞大气旋的撕裂效果之下,那片笼罩几十平方公里的硕大云团,被拉长变细,仿佛进入粉碎机一样被撕碎。

雨云确实被消灭了,可是低压气旋在逐渐加速,中心风速很快就超过了每秒十米,眼见就要升级为热带风暴。

这时候不需要释放能量,整个气旋就可以自行成长壮大了,随着气旋中心的上升作用,二十多万的升上了高空,被曾凡重新回收。

气旋中心风速超过每秒十七米,就可以定义为热带风暴,如果热带风暴继续加强,中心风速超过每秒三十二点六米,那么就可以成为飓风了。

生成于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以及东北太平洋等海域的低压气旋,当达到一定强度,通常是中心风速达到十二级或者十二级以上,就被称为飓风。

生成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低压气旋,当中心附近最大持续风力达到十二级或以上时就被称为台风。

曾凡本来只是测试驱散雨云,没想到无意中催生出一个热带风暴,他也想亲眼见证下这种超强气象的产生和消散过程,却又不想因此造成什么灾难性后果。

于是,刚刚收集来的又被他抛洒出去,重新从外部进入气旋,这些能量耗尽的要去气旋中吸收能量,有了能量才好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