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9章 开拓和改造

脑变 曾经心动Zzz 1428 字 11天前

在地下,最需要考虑的不是能量够不够用,而是能量多到不需要,得有办法排解出去,否则,光是高温就会要人命。

收集能量曾凡已经有了心得体会,也有了成熟的方案,一种是重核聚变,合成铁以上的元素,另一种是氦核裂变,变回氢元素,都需要吸收巨大的能量。

这些消耗巨大能量形成的元素,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反向释放能量,简直是储存能量的最佳途径。

曾凡在能量球中的尝试,更多的是通过轻核聚变获取能量,氦核裂变虽然也可以通过收集能量进行,但无论是飞鹰、神鹰、能量球,还是他身上穿的防护装备,实际收集的能量都很有限,大部分能量都被自身用掉了,氦核裂变制备的氢数量很少,只能说聊胜于无。

现在能量过剩的情况下,这种储能方式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不仅可以制备通过吸能裂变制备轻核元素,还可以通过重核聚变制备需要的重金属元素,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碳纳米管的神奇特性源自于碳元素的特殊排列结构,每种不同的元素都有自己的特性,只是大自然的环境中它们都处于混杂的状态,特性都被淹没了。

除了碳元素以外,人类利用最多的就是硅元素,硅是亲氧元素,自然界中大多数都是以二氧化硅的分子形式存在,地壳中硅元素是仅次于氧元素,质量第二多的元素,占比超过百分之二十六,而碳元素占比都排不进前十名,占比百分之零点一都不到。

对曾凡来说,想要高效率改造这个地下空间就要就地取材,利用好硅元素就是最便捷的方法。

硅原子和碳原子最外层都有四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它们既不容易失去电子,也不容易得到电子,主要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化合物。

两种元素单质都具有金刚石结构,每个原子与四个相邻的原子形成共价键,构成正四面体结构,向周围空间发展形成立体网状结构。

不同的是硅原子多一个电子层,原子半径更大,这就使硅原子形成的化学键比碳的化学键长得多且弱得多,导致硅化合物的稳定性较差,化学反应活性相对较高。

原子特性使得无论是硅晶体还是硅化合物,在强度方面都不如碳,不过差距也不大,二氧化硅单晶体形成的水晶硬度不如碳晶体形成的钻石,但是硅其他形态的材质弹性模量好于碳材质。

曾凡开始轻车熟路的制造硅纳米管,并且利用能量球的微型机器人同步制造硅基微型机器人,进一步制造更多硅纳米管,并且按照他的设想在岩壁内进行排布,改造这片地底空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