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硼、碳、硅、磷、砷、硒为主的纳米管材料,纳米管材料有很好的轴向导热能力,可以迅速吸收热能,内部搭配特定结构设计,可以将热能吸入内部存储起来!只是这些材料能承受的温度和压力不好检测!”
“据我所知,国内都没几个实验室能制作碳纳米管材料,你怎么做出来的,不是在开玩笑吧?”许正海感觉眼前的年轻人有点说大话了,国内的碳纳米管研究才刚起步没多久,别的纳米管都没听过呢,在他这里感觉像卷纸管一样轻松。
“我有特殊方法可以制备,您看看这个!”曾凡从兜里掏出一个乒乓球大小的黑色小球,放到许正海前面的桌子上。
眼前的小球给人的感觉漆黑无比,一点也不反光,放在那里仿佛一个光线黑洞,许正海拿在手上感觉比想象中要轻很多,温热的感觉,手指摸上去光滑无比,材质非金非玉,他竟然看不出是什么材料。
“这就是你说的纳米管制造出来的?”这个奇特的小球有点颠覆老头认知了。
宴会厅里面嘈杂声此起彼伏,许平黄姗姗还在父母带领下一桌桌敬酒,酒席上的各路宾客们也逐渐放开了,互相之间从陌生到熟悉,劝酒声不断。
一老一少两个坐在一起,旁若无人的探讨起科学问题。
“小球的主体是碳纳米管,我希望它可以实现吸能储能,变成一个稳定的能量源,持续的输出能量!”
“它现在能抵抗多少摄氏度高温?”
“在我的炉子里面,两千四百度,三百兆帕的压力环境中,可以坚持十分钟左右!”这也是曾凡能提供的最极限环境了,时间再长小球不一定有事,中频炉肯定会扛不住,所以他准备回去后,先升级中频炉的耐热能力。
“这个小球吸收热能以什么形式储存,就算转换电能也很有限吧,超过它的储能极限,是不是就要解体了?”许正海质疑道。
“能量从外向内会高度聚集压缩,以原子能的形式储存起来,储能极限我还没有测试出来!”
曾凡最初的创意是做一个能量输出单元,内部设计的是聚变、裂变循环链路,用他的感应能力将未知能量转换成原子能释放出来,当时能量球也确实实现了他的设定目标。
在现实世界做出同样的能量球后,曾凡又突发奇想,进行了反向储能实验。
他的设想是将外部能量吸收进去,压缩到内部进行反向核反应,吸收的能量变成原子能进行存储。
这样的话,能量球就从一个单向有限能量源,变成了一个无限循环能源,更主要的是这种能力如果实现,能量球就变成一种特殊的存在,外部的能量都被吸收,它就等于近乎无敌的状态了。
如果,用相同的原理制造一艘飞船呢,是不是也会具备相同的能力?